怀旧营销,动之以情

   2023-04-12 互联网4440

  比如某旅游地产公司的一则乡村别墅的文案中说到的——主体画面是推介的一栋别墅,优雅的环境,别致的二层建筑,几株树木与翠绿的草地……点睛之笔是下面的一句广告词:“……此情此景让我忆起了童年,坐在树下听父亲讲故事……今天,我已长大,看着已经驼背的父亲与同我当年一样大的儿子,我多么希望这样的回忆能再现并把它传承下去……”,广告旨在引起30岁——40岁、感性的、中产阶层人士的情感共鸣,继而影响其购买决策,在这里,用的就是集体回忆和怀旧营销的一些理念。

  在中国,时代性的集体记忆对50年代的人来说是“红袖章”、 “大炼钢铁”、“大跃进”对60年代的人而言是“样板戏”、“小人书”、“大字报”对70年代的人则是“阿童木”、“机器猫”、“花仙子”;到了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集体记忆的内容开始丰富起来, “变形金刚”、“黑猫警长”、“圣斗士”、“打口袋”、“红白机”以及中学英语课本中的人物:Li Lei、Han Meimei(李磊、韩美美)。谭小芳老师认为,挖掘营销对象群体10年前、20年前,甚至更长时间的共性集体记忆,即可以找到并唤起这一群体共同的回忆并产生共鸣的效果。当然,这种集体回忆点可以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细分内容,比如老爷车就只是为了吸引那些怀旧的爱车一族。(杭州西湖就与全球知名的老爷车的巡展活动“怀旧”了一把,有兴趣的话,可以搜索查询。)

  河南开封是最适宜打怀旧营销牌的城市。谭小芳建议旅游局将开封老字号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相结合,搞好节日促销。还建议老字号们在重大节日期间推出独具特色的节日礼盒和老字号外卖、手拿食,使广大顾客能够提着老字号年味十足的特色礼盒走亲访友,引领古城老百姓的“时尚消费”。比如,除夕之夜,越来越多的开封人喜欢去餐厅吃年夜饭。老字号餐厅应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只有在老字号餐厅过才会年味十足。到老字号餐厅就餐有说不完的理由:正宗的口味,听着地道的开封话,与餐厅一起见证历史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家里有老年人的家庭来说,浓浓的古城情结只有在老字号才能淋漓尽致地抒发。老人喜欢怀旧,喜欢这些伴随自己成长的老味道。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对旧文化着迷,怀旧成为一种时兴。除夕之夜,与家人一起相聚到老字号,边吃边谈,其乐融融。

  如今的营销除了“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谭小芳老师(预定谭老师营销实战培训内训,请联系13733187876)以为,情感营销是时候打“怀旧”牌了。原因有三:

  一、情感营销中各式手法基本上都能找到难以逾越的典型,而一些手法已经染上“非典型”病毒,因此——突破现有手法,才有可能再创情感营销成功典范。

  二、打“怀旧”牌的营销手法,目前多见于影视剧这类文化产品,突出表现为“翻拍”。我看不少品牌已经拥有足够的“怀旧基因”,这是能够进行“怀旧”式情感营销的主观有利条件。

  三、庞大的“怀旧”消费群体。可以说,人人都患有“怀旧”症候群。今天转瞬即过,未来越来越短,只有过去越来越长。历史更是情感的寄托所在。无论是50后、60后、还是70后、80后都有深刻的怀旧情怀。而与这些“后”们一起走过来的,除了人,自然还有“物”。人们对一些老东西、老牌子拥有深厚的感情。这可以视作企业营销的巨大商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