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再战江湖背后

   2023-04-12 互联网4010

  当然,这并不是说,张朝阳如果再不怎么样的话,搜狐就麻烦大了——搜狗输入法仍然掌握着中国70%-80%上网人群,公司账户上仍然有6亿美元现金。搜狐第三季度营收1.64亿美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54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股价70多美元/股创下6个月新高。不过,危机感扑面而来。

  “形势很严峻。辉煌和毁灭之间没有中间状态。如果我不爆发,继续坐在背后做一些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动作,已经不适合当今互联网的发展了。互联网相当残酷,赢家通吃,输家一无所有。如果搜狐失败了,损失太大了。如果搜狐成功了,获得的太多了。在巨大的得失面前,我愿意损失一些自己的生活品质,用来追求效率。”

  2010年夏天,张朝阳在中国南部的几个城市独自旅行,决心重新出山,再造搜狐。他曾经意兴阑珊,以为自己已经抵达巅峰。现在他明白,互联网永远没有终结的一天。他得打一场仗。非关生死,但关荣辱。他的虚荣心重新被激发起来。

  “如果有一天,搜狐和我本人成为过去时,那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我不希望被人遗忘,不希望成为一个过去的传说。如果有一天,有人跟我说,算了算了,老头你别跟我们玩了,那我就是被淘汰了,我的生活就从舞台中心偏移了。我不待见这个。”

  人生的基本矛盾

  张朝阳说自己有一个秘密的作战计划,投入上不封顶。从视频到搜狗,从畅游到微博,除了一系列的业绩统计数字之外,这个计划的宗旨就是:“未来几年内高效率地工作,让搜狐成为一个成功的、没有毒素的公司,同时,我个人衰老的进度和游山玩水的时候是一致的—我不能以这个为代价。”

  看起来,这很矛盾—张朝阳的斗志又一次被残酷的生存现实给激发出来了,但他仍然没有打算为了加入中国互联网的又一次浪潮而成为一个毫无保留的圣斗士。有记者提到说,经常看到丁磊半夜12点还挂在网上测试自己的游戏新产品。张朝阳把手一摊,说:“如果我像他那样,我的颈椎就完蛋了。”他又说:“如果工作会给我带来巨大的焦虑,那么算了算了……”

  这里头多少有点儿心理阴影——工作曾经给张朝阳带来巨大的焦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曾经被失去自己公司的恐惧所折磨。从1999年到2002年,搜狐在纳斯达克上市前后,张朝阳曾经和华尔街、董事会进行过长时间的博弈。好些年以后,他回忆当时的状态说,“为了生存,全身心地搭进去,那种纠结的状态特别累。风雨飘摇,每天一个邮件都能吓得我跟惊弓之鸟一样。从97年到05年,那几年受到的伤害和纠结,让我在后来的几年里都伤着了,开始着手自己疗伤。”

  假使要写心灵自传,2007年就是张朝阳的“思想分水岭”。在阅读了一些佛教书籍之后,2007年,有朋友介绍他开始看印度学者克里希那姆提的著作。“这些书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过去几年想太多了,很多精神官能症患者都是想太多,钻牛角尖。我意识到了思考的危害性。”

  这些阅读和思考直接导致张朝阳在2008年之后的隐退和出世。2008年3月,张朝阳发表了一篇博客。这篇名为《人生的基本矛盾》的文章不足千字,却在以后的几年里被张朝阳本人反复提及。“效率与智慧是人生两个对立的基本矛盾!(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吧)……”

  现在看来,这篇文章就是张朝阳阶段性的生活纲领——简单来说,他对于自己的人生保持着一种非常现实主义的观点。他立志要走一种中间路线。他既不希望被时代遗忘,也不希望成为公司的人质。他希望在自由和效率、生意和生活之间找到某个精确的平衡支点——这个支点实在隐蔽、模糊和暧昧,以至于他的现实主义看起来也不那么现实了。

  瞧瞧,张朝阳像是个手持高尔夫球杆的思想者,似乎只要找到这个支点,他就能以最少的杆数出击,精确地摆动髋骨和腰部肌肉,撬动整个搜狐的能量。2010年秋天,他的思考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获得了阶段性的总结——他相信,所谓“人生的基本矛盾”已经不存在了。

  “其实不矛盾。”他说,“绕了一圈之后回来,我发现游山玩水带来的衰老也不见得比工作更少。相反,高速前进的车不容易熄火。如果老是安静下来,想这想那,乱七八糟的杂念,反倒要熄火,还得要重新发动……这么多年了,我现在终于达到了这么一个状态——我要效率,但是我并不焦虑。我可以兴趣式地工作几年,不带来焦虑,又很高兴,又能利用那么多的社会资源,这样人生不是更加有趣吗?”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