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边销售人员所谈的三个造成“采购计划不准”的三个原因,其实都是他产品能够解决的,否则他不会问。
说到这,大家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说这一步很难了。这一步要求你得真知道你的产品,你还得真知道造成客户困难的原因(了解客户业务),而且最好不止一个。这对销售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这时候,客户可能全盘接受你的话,也可能只接受一部分(例子中三个接受了两个)。当然,也可能都不接受。如果都不接受,就表明你的产品解决不了现在这个困难(采购计划不能有效执行),再换个困难问吧。
假设客户全部或部分接受了你的分析,这就意味着,你的产品开始和客户的需求挂钩了。但是,先别急着从口袋里掏东西,这次谈话还远远没有加工完呢,请耐心等待。
R3:接着问一个确认型的问题,把刚才客户承认的东西变成客户自己的意见
S:你看我理解你的意思对不对?你刚才的意思是说,造成目前采购计划不能有效执行的原因有4个:第一责任心,第二能力,这两个是人的教育问题;第三无法与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挂钩,第四没有缺货预警和超储预警。后两个是工具的问题,我理解的对吗?
C:没错,我是这个意思,这几条原因是根本。
这一步看起来就是一个总结,但是巧妙之处在于,它把刚才销售人员的分析变成了客户自己的分析,让客户感觉是他分析出了这些原因(把两人说的话都掺和一起了)。
这一步的确认是谈话主动权的转换,由“你”提出的东西,变成了“他”发现的东西。而通常,客户对自己发现的东西都是誓死捍卫的。
以上三步走完,你在客户的心里种上了一粒种子,成功地把自己产品的功能和客户的问题做了一个隐形链接(你卖的就是工具)。下边三步就是该给种子浇水了。
确认价值,扩大痛苦
I1:再问一个开放型的问题,以确定客户的这个困难到底值不值得解决、值多少钱(二级)
S:为什么非要把采购计划落实到位,这有什么意义呢?
C:这事牵扯可大了。买错东西浪费钱,买早东西占压钱,卖晚东西耽误事,骂你的人多了。
S:除了你以外,谁还会关心这事?
C:财务上最关心。他们一天到晚盯着成本看,每次我们请款的时候都拿这些事指责我们。
从这一步开始,要了解的就是开头那个困难到底对客户造成了多大影响。影响越大,这个困难解决起来就越值钱。
I2:问一个控制型问题,帮助客户发现隐形的不良影响
S:如果采购计划不能真正落实,比如零件晚到了,是不是生产计划也会受影响?生产部门的人也会急?
C:谁说不是呢,为这事没少吵架。
S:如果采购的货物提前到了,需求单位不去领,仓储部门会有什么反应?
C:他们会抱怨工作量大、仓库紧张、材料过期没人负责,有时候大老板都会过问这些事,他以发起火来,我们都的挨骂。
S:老板也会关心这事?…….
这一步是探究困难影响的范围,也就说这个痛苦到底有多大,影响到了哪些人或者事。因为很多时候,你面对的客户意识不到痛苦的影响,这时候需要你去扎他一针,提醒一下。目的也是为了增强其解决问题的紧迫感,你好尽快卖出东西。
I3:接着问一个确认型问题
S:这事造成的影响还真不小,财务关心、生产关心、仓储关心、连大老板都关心,看来这个问题必须要尽快解决了,对不对?
C:没错,谁都不想天天被这种事缠着,越快解决越好。
最后这个提问有点不厚道,你扎完了人家一针,还问人家疼不疼。但是,探究痛苦在大项目中是必要的,因为只要当不变的痛苦超过改变的痛苦的时候,客户才会采购。所以,让客户意识到从前没怎么注意“疼”是必须的。
上边三步走完,你就大致知道这个困难值多少钱了。下面进入到最后三步,把前面你找到的东西给出解决办法,创造出客户愿景。 让客户自己给出解决方法,并主动链接你的产品(一级)
C1:提问开放式问题,了解客户是希望怎样解决的
S:那你想过这问题怎么解决吗?
C:谁说没想过啊,都想破头了,人员培训过几次了,罚款也进行过几次了,有收效但是不大。现在我在考虑设计一些考核工具,希望能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