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常见的营销集体无意识与营销过头

   2023-10-05 互联网2110

  这是紧承“广告无用论”的又一行为表现,即是在店里做促销活动,不将活动信息对外传播。

  促销的目的无非两种:一是通过促销扩大边际效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消费,二是给店员提供一种营销帮助,用以提高成交率。两者相比,第一个目的更给力。那么,我们要以促销来吸引顾客进店,却不在店外向顾客传播,顾客还是只能走进店里之后才知道有促销活动,无形中又只能完成第二个目的,小目的。

  同时存在另一个问题:由于贪图活动的简单易操作,促销形式无一例外的是折扣、立减、赠送这些一味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而不是力图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附加价值。由于没有品牌意识,几乎没有一场以传播品牌价值为目的、为主题的“品牌促销”。

  第四:站在门口做路演

  终于走出店外,但是走得不远,只到门口。搞个路演吧,聚聚人气,走秀、模特、舞蹈等。

  同样是由于没有品牌的意识,眼光只注意到店门口小范围的自然客流,完全没有品牌对远距离消费者拉动力的概念。

  2011年在一次某集团老总的讲座上,有人问他怎样看待他的品牌和国际强劲大品牌的竞争。他的回答大意是“做好你自己”,一时引为精辟。“做好你自己”,现在看来,一方面反映出企业家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态度,一方面也暴露出站在企业内部来看企业,看到的更多都是内部管理、营运层面的东西,外部的市场营销有所忽视。

  “嘴比天大”型:营销过头

  这是走了另一个极端。由于“营销世界里没有真相,只有消费者认知”,所以导致一类企业全神贯注打消费者的主意,一味自我标榜、随口承诺,而置自身向消费者兑现承诺的能力建设于不顾,我们不妨称之为“嘴比天大”型。比如前几年的保健品行业,纯粹炒概念火一把卷钱闪人,现在的西安医院营销也存在言过其实迹象,而不注重产品本身的开发、内部团队作业、服务、技术能力的提升。

  这是一种典型的营销在前、内生力在后的发展结构。这种结构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甚至在企业初创期能快速地启动市场,促进发展,业务量明显增多。但业务量增多后,而内部营运体系还停留在上一个阶段,导致给出承诺无法兑现,消费者的价值期望和价值感知落差太大,又出现客户流失、反水、消费者信任透支的现象。

  可惜,企业又退到上一个成长阶段。

  人是怎样走路的?

  事实上道理如此简单:想一想我们作为人是怎样走路的。企业对外的营销力和企业的内生力好比企业的两条腿、两只脚,无论你选迈出哪一条,当跨出一步后,另一条腿都应及时跟进。跟进本身就是一种企业发展和成长的表现。任何一种失于偏颇,都会导致企业瓶颈凸显。

  大概中小企业往往集权于高层甚至是一个人手中,而一个人的个性、思想、认识的片面性最终导致简单的道理却难以看明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