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匹狼成立之时,正赶上服装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产品供不应求,利润也相当丰厚,很快便挖到了第一桶金。但在众多服装厂铆足了劲生产的情况下,市场很快发生了变化。成立不久的七匹狼面临着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从数量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小企业中生存下来。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七匹狼凭借着三个领先同业的转型脱颖而出。
首先是改变销售模式。1992年,众多服装厂家的销售渠道主要还停留在个体批发市场,而此时七匹狼开始谋求从个体批发市场向商场销售模式的转变。公司产品开始进入百货商场销售,这些商城中甚至包括了北京西单、王府井、上海华联等在内的国内知名百货。
这一销售模式的改变比同行早了整整两年。就在各家企业跟风进入商场销售的时候,1995年七匹狼又借鉴某海外品牌在国内推广加盟商的模式,成为国内服装行业最早实施由经销商代理开设专卖店销售模式的厂商,继续领先同业发展。这一模式至今还是各大品牌服装的主要销售模式。
其次,率先在国内服装行业提出产销分离的OEM模式。随着代理商销售模式的迅速铺开,七匹狼自身的生产规模成为瓶颈。1996年公司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同业中首先引入OEM模式,在掌控品牌管理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量产品通过OEM进行生产。“这是对七匹狼乃至整个国内服装行业都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事实证明,七匹狼倡导的这种模式推动了国内服装产业模块的形成和发展。”吴兴群谈起这段历史颇为自豪。在此之后,国内服装产业模块的区域分布逐渐形成:江浙地区主要生产西装、衬衣等正装;广东东莞和惠州一带主要生产针织类产品;晋江石狮一带则主要生产商务装、休闲装等产品。
七匹狼经营模式转变的超前意识,不仅赢得了市场,也赢得了同行业的尊重,以至于董事长周少雄在参选福建省服装服饰协会会长时众望所归,获得全票通过。
再次,率先导入现代企业CIS系统建设。“我们是最早进行企业CIS建设的。”吴兴群笑着表示,“早在1992年,七匹狼就开始导入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统一商标形象,统一颜色、字体等,虽然现在已经很普遍了,但在当时大多数企业都还闻所未闻。”他介绍说,“七匹狼”的标志就是在那时候,从一匹“卧狼”改为现今的“奔狼”造型。
借力资本平台 实现跨越发展
渡过了生存期后,如何进一步规范发展成为七匹狼管理团队思考的重要问题。1998年,公司开始谋求上市融资,这又成为晋江鞋服企业中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2004年8月6 日,七匹狼成功登陆深圳中小企业板,成为福建第一家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也是福建服装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第一家上市企业。
七匹狼的上市不仅推动了自身的发展,甚至带动了晋江一带民营企业借力资本市场的热潮。在此之后,浔兴股份、梅花伞等几家晋江民企相继登陆中小板,安踏等企业也在海外资本市场成功发行股票。
在周少雄看来, 2004年的上市为公司获得了快速发展的重要资金支持。“通过资本市场,七匹狼拥有了更为强大的资金实力,这为七匹狼的渠道拓展、产品研发以及人才引进、管理水平提升都提供了积极的帮助,并实现了公司发展与投资者回报的良性循环。”
2007年,七匹狼再次成功增发,募集资金用于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州、西安等区域销售中心城市发展20家七匹狼男士生活馆,同时配套拓展200家七匹狼旗舰店,600家七匹狼专卖店,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