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的礼仪

   2023-09-13 互联网2280

  其次是举止礼仪: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到顾客办公室或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按门铃或敲门的时间不要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室内。当看见顾客时,应该点头微笑致礼,如无事先预约应先向顾客表示歉意,然后再说明来意。同时要主动向在场人都表示问候或点头示意。在顾客家中,未经邀请,不能参观住房,即使较为熟悉的,也不要任意抚摸划玩弄顾客桌上的东西,更不能玩顾客名片,不要触动室内的书籍、花草及其它陈设物品。要用积极的态度和温和的语气与顾客谈话,顾客谈话时,要认真听,回答时,以“是”为先。眼睛看着对方,不断注意对方的神情。当主人起身或离席时,应同时起立示意,当与顾客初次见面或告辞时,要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举止得体,有礼有节。

  最后是谈吐礼仪:交谈时要注意语速和音量总量,要尽可能吐字清晰,不快不慢。讲话时声音要适中,以对方能够听清和不妨碍他人交谈为宜。强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很高的素养,不仅能够熟悉各行各业的业务知识,还要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外在是形象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交谈时尊重对方、谦虚礼让。善于理解对方,然后因势利导地谈论话题。对别人的谈话,我们应当认真倾听,并鼓励引导对方阐明自己的思想。正确的意见,应表示赞同;不同的看法,若无原则性问题,不妨可以姑且听之,不必细究;若是事关原则,可以婉转相告,表述自己的看法,但不要得理不让人,使别人难堪。要避免一切直接触犯他人感情的话。在自己的言谈中,要避免一切独断自是的言论。

  要委婉含蓄,表达巧妙。在外交场合,以“遗憾”代替“不满”、以“无可奉告”作“拒绝回答”的婉词;在社交场合,以“去洗手间”代替“厕所在哪儿”,都是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二要善于倾听,给别人以说话的机会。这样才能在听取别人谈话的同时,获得对方的好感。三要坦率诚恳,切忌过分客气。欧美人习惯率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只要言语不唐突,直抒己见反而更易获得好感。四要诙谐幽默,避开矛盾的锋芒。幽默风趣的话语不仅令人愉快,还能化解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紧张情绪和尴尬气氛。

  忌谈话题 与人交谈时,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更要注意回避对方的隐私,对妇女一般不询问她的年龄和婚姻情况,对一般人,不径直询问他的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生活方面的问题。对方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不要刨根问底,对方反感的问题一旦提出则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谈话时还应注意不要批评长辈和身份高的人,不要讥笑讽刺他人,对宗教问题也应持慎重态度。

  控制声调 如果留意一下外国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和播音员,你会发现他们的声调大都低沉而有力,而不少中国人在说话时不大注意控制音调,尤其当众讲话时声音尖而响。如果在与人交谈时你试着把自己的声音降低,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低沉的声音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博得信任和尊敬。

  礼仪是一门学问,里面的知识太多太多,上面这个三个方面的礼仪我觉得是做人最基本的礼仪,也是我们必须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个身在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我觉得尤应如此。但是事实上呢?我们做的很差,我们有很多的理由痛恨日本人,但是在礼节上,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人,他们的礼节做得相当到位,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像他们那样,但是我们也不要臭名远播啊?像在欧洲等一些着名的旅游景点,大都有一块中文标志的警示牌,如请勿大声喧哗,请不要乱扔垃圾拉,请按次序排队啊等等,莫非是外国人对我们的特别礼遇?还用中文标志?其实是中国人这样的一些坏习惯已经到了外国人都无法忍受的地步了!那我们不该做些什么吗?难道礼仪之邦竟然会毁在我们手里?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真的希望学校开展系统的礼仪教育,使我们这一代甚至以后每一代都继承好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这也是迫切需要的,因为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