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小单没大单

   2024-01-18 互联网1570

  2010年元旦,浙江一家灯具公司的总经理罗先生独自一人值班。这时办公室的电话响了,罗先生拿起话筒:

  客户:你好,请问是××公司吗?

  罗先生:是的,我是××公司总经理罗大明。请问能帮您做什么?

  客户:这里是黑龙江的×××公司。你们给我们寄了一些超薄灯箱样品,我们觉得比较满意。本来需要你们公司生产的500个超薄灯箱,现在由于计划有变,暂时只要100个。

  罗先生:好的。我明天就用快递发出。

  客户:听说安装十分麻烦,你们能派人到我们公司来指导安装吗?

  (100个超薄灯箱利润很小,但既然公司对每个客户都承诺有良好的售后服务,罗先生略一考虑,还是答应了)

  罗先生:好的,我们明天就派人去贵公司。

  客户:非常感谢您。对了,忘了告诉您,这100个超薄灯箱只是用于样板街,事实上我们打算在整个××市市区投放灯箱广告,到时可能需要几万个灯箱。既然你们这么重视售后,我们非常希望能和你们合作。

  点评:可能很多人都会羡慕罗先生的好运气,也会想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为什么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呢?其实如果细究,罗先生的好生意也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大单客户对于陌生的厂商怀有警惕,也会想办法试探这些厂商的实力和信誉。当我们通过了这些“测试”,就非常有可能成为对方合作的对象。

  如果我们没有通过这些测试,那么像上面案例中客户“忘了告诉你”的那些话,就可能真的不会告诉我们,订单也就无法完成了。

  未找到或未说服关键人物

  在大单交易中,进行采购的客户往往具有采购周期长、参与决策者比较多、采购流程比较复杂的特点。当遇到这类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应该学会抓住问题的重点和关键,而大单交易的重点便是抓住关键人物。关键人物可能是一群人,也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公司的老总、副总,也可能是公司某一方面的负责人,也有可能只是普通的下层职员——无论是谁,他(他们)的判断是影响整个决策的关键点。大单是否能谈成,和是否能取得关键人的同意密切相关。很多大单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找到关键人物,或者没有能够取得他(他们)的支持。

  推销员李彭想要把自己公司的阀门推销给一家大型糖果厂,但是糖果厂一直在使用另一个牌子的阀门,所有采购员都认为没有必要更换新厂商。一天,他经朋友介绍,认识了糖果厂的总机械师,并很快上门拜访了他。

  机械师:不好意思,我没多少时间。

  李彭:我不会耽误您很长时间的。请问您对正在使用的阀门有什么意见吗?

  机械师:有点儿泄漏。

  李彭:什么设备上泄漏的最多呢?

  机械师:焦糖蒸汽罐上的。

  李彭:你们焦糖蒸汽罐上使用的阀门是多大尺寸?

  机械师:三四英寸的。

  李彭(开始展示商品):您看,我们的阀门在特硬底座和堵盘之间垫了修剪好的薄钢片,因此是可以做到绝对密封的。

  机械师:是的,不过你们厂可能有这方面的优点,但却可能在别的地方有缺点。不好意思,我还有工作要做,失陪了。

  李彭:感谢您能听我介绍,如果您有兴趣,可以随时联系我。

  点评:李彭能够绕过采购员,找到客户公司使用产品的关键人,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是,由于条件所限,他没有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吸引这位关键人的兴趣,没有成功引导对方产生需求,却是失败的。就这点来说,销售员李彭暂时还未取得成功。

  遭遇强有力的对手

  竞争者过于强力,是我们在洽谈大单时所遇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大单所带来的高额利润,总是能吸引各路厂商来向同一个客户进行销售。每个厂商都有各自的特色,可能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强过我方,如果我们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方就可能抢走我们的客户。

  甲公司的销售员接待了一个公司的两位采购员,销售员介绍了一阵之后,两位采购员的意见发生了分歧。

  客户A:乙空调不错,我们家用的就是乙,十几年了都没换过。

  客户B:其实我们都不是很懂。

  王经理是这方面的专家,他说的应该错不了。再说我觉得甲也不错。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