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花3000元,买一个电饭锅和买一部手机,在谷风看来,前者是负债,后者是资产。他有自己的逻辑:“要以理财的方式,思考所有的投入和产出。”
“我和大多数不善于理财的人一样,对理财是一种鸵鸟心态,觉得很麻烦。虽然我的财务状况并不糟糕,但是也不愿去多想该如何使其增值,收入放在银行里永远存活期。”随手记创始人谷风评价自己。
这个IT技术男,从2000年到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开始,就和财务打交道,而一直到2010年创建随手记之前,谈到理财,他的直觉反应都是:“多麻烦啊!别管它了,多一点收益还是少一点收益对生活影响都不大。”
这样的情形在2010年开始有所改变。凭借着此前在“金蝶软件”积累了十年的产品研发经验,2010年,谷风开始创业,做个人理财软件——随手记。为了揣摩用户的习惯和需求,他开始关注自己的财务状况。
“现在会考虑自己的资产该怎么办,但我是一个很懒的人,大部分时间不会真的付诸行动,但是坦率地讲,会比以前好一点儿。”谷风笑自己。
手机,是资产还是负债?
在谷风看来,自己这类没有理财习惯的人,要想迈出理财第一步,使用记账软件是最适合的。
“如果一位和我一样没有理财习惯的人,早上有了理财的念头,那他很难当天就去选定一只股票或者基金,但是对于这群人来说,记账是他理财道路上‘最轻量级’的行动。”谷风说。
就如同日记未必能改变你的人生,游记也未必能改变你的旅程一样,坚持记账很难直接改变一个人的财务状况,但在记账的过程中你会思考:“我的钱都到哪里去了?哪些是应该花的钱,哪些是不该花的钱?”这实际上是在理清自己的财务状况,最终肯定会对理财决定有所影响。
谷风的理财意识是从2010年开始的,至今已两年。
“这两年通过记账,我对理财最精进的理解就是会思考这个消费值不值得,进而考虑资产和负债问题”,谷风打趣自己,“这是理财的基础,但是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都不会注意这个概念,也没有管理钱的基本习惯”。
谷风举了一个例子:他身边有一位同事,和他一样,平时对理财关注得并不多。一次,这位同事购买了一个3000多元的电饭锅,他的收入是可以负担这个价格的,而且他也很喜欢这个电饭锅的功能,认为物超所值。如果在以前,谷风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消费行为,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但是现在就会想:这个3000多元的电饭锅属于享受型的消费品,未来你只会为它持续地投入,它并不能产生价值,那这笔消费就属于负债,这样的消费是不值得的。在此之前,谷风从不会以这样的逻辑去思考自己的消费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