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心切的学子,渴望有一批师哥师姐领他们入门
如果你是小有成就的创业者,又愿帮学弟学妹一把,就来报名吧
“创业小巨人”全城大搜索今启动
大学生创业创意选拔大奖赛火爆征集中
报网双路报名通道全天候敞开
“创业小巨人”征集条件:
报名者可以是在校大学生,也可以是已经毕业的大学生;
年龄在35周岁以下;
为杭州6个主城区内正式注册公司的法人代表;
已创业1年以上;
年营业收入在100万元以上;
员工数在10人以上(含兼职);
提供经典创业案例、获得相关荣誉者优先。
融资难,一向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重要瓶颈。不过,对更多正处于“白手起家”、“小本经营”等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创业初期所面临的迷茫和困惑,诸如创业方向难以琢磨、创业难题难以解决等困难,却比筹措资金还要烦人。也因此,“融智难”成为大学生创业普遍需要解决的重要环节。
“如果能给我找一位创业教练就好啦”,一位正在着手准备创业的大学生给杭州日报大学生创业就业俱乐部发来邮件,说出了许多有志创业的大学生的期盼。
应他们的要求,借本报大学生创业就业俱乐部和高新区(滨江)大学生创业园携手举办“相约在高新创业在年少”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创意选拔大奖赛的东风,我们在这里正式发起“创业小巨人”全城大搜索活动。
既然命名为“创业小巨人”,就是说,报名者不一定非要是已经大获成功的大中型企业主。只要你是小有成就的创业者,又愿意帮后来者学弟学妹一把,就来报名吧。
我们将在报名者中,通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选拔出10名最有代表性的“创业小巨人”。这10位“创业小巨人”,将与“相约在高新创业在年少”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创意选拔大奖赛的10强选手或团队,结成“创业好搭档”,创业的先行者将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传授给后来者,并手把手地帮助后来者成功创业。
另外,“相约在高新创业在年少”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创意选拔大奖赛的报名仍在火爆进行中,有志创业的大学生们请抓紧报名。
也许你的一句话,就能帮助创业者走向成功
“很多时候,导师一句话让我们眼前豁然开朗,”曾经接受杭州市相关部门提供的创业导师帮助的大学生创业者张磊说。
“更多时候,他们提供的还不仅仅是经验。”张磊回忆,通过导师,他和他的团队还认识了许多业内人士以及政府官员。“这为我们进一步拓展业务、迎来发展打下了人脉基础。” 因此,每当提起创业导师,张磊就心存感激,“如果没有导师4个多月来的耐心辅导和经验传授,我们很难这么快就争取到风险投资,使创业驶入正轨。”
有了张磊这样的成功范例,本报大学生创业就业俱乐部特别发起的“创业小巨人”全城大搜索活动就显得具有特别的意义。
那些已经成功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积累了一定的创业经验的创业者们,快来报名吧。年轻而稚嫩的大学生们,期待着你们来分享自己的“创业经”。也许你的一句话,就能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再好的创业项目没有适当的指导也有可能死亡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面对找工作的巨大压力,许多大学生选择创业代替就业,于是,“创业”这个曾经还略显遥远的词语渐渐在大学生中热门起来,大学生创业文化已经越来越浓厚。
然而,创业需要许许多多的分析工作,这些考验我们大脑能力的分析工作涉及了许多方面,从最初的项目选择到开始后的经营策略,创业者的大脑从开始就必须全速运转,特别是创业开始阶段的方向选择问题,创业者必须在这个问题上消耗大量的脑细胞。
有调查显示:在创业所面临的最大障碍中,99%的大学生认为是资金不足,85%认为没有经验,60%的人认为缺少社会关系,10%的人认为没有管理、营销等方面专业知识结构,47%的人认为没有好的项目,5%的人认为没有好的团队。
由此可见,当面临着“成长的烦恼”时,经验,就成为一笔最宝贵的财富。而提供创业经验的人,就成为创业者可遇而不可求的天然引路人。
为此,本报大学生创业就业俱乐部发起“创业小巨人”全城大搜索,在全市范围内征集10位已经小有成就的成功创业者,与“相约在高新创业在年少”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创意选拔大奖赛的10强选手或团队,结成“创业好搭档”。
我们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创业好搭档”能够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创业中的艰辛和快乐,介绍创业经验,交流创业心得。每当自己的搭档在创业路上遇到难题,“创业小巨人”还能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对方,为对方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大学生创业项目征集条件
参赛者必须为高校在读或毕业5年内的;
参赛者必须为尚未注册公司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必须尚未用于实际商业用途,如果参赛者已注册公司,但有其他创业项目准备二次创业的也可以参赛;
可以单独一人,也可以组成团队参赛。
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如果条件成熟,愿意在大赛后着手创业的;
有相对成熟的创业项目或创业计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