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重要海运大国

   2023-01-12 7390

  我国与海运强国差距较大

  海运保障性仍存在较大差距。海运控制力弱,对重要海运通道影响力小。作为需求第一大国而非军事强国,海运船队规模依然偏小,2012年初运力规模相当于日本、德国平均水平的68%,而外贸海运需求远远高于两个国家。没有形成海运产业链。在海运产业链建设上,虽然得到政府和大型企业的重视,但进展缓慢。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周边局势背景下,出现的新形势暴露出海运保障性存在的问题。针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新形势,我国救助打捞系统需要进一步提升定位、提高装备水平,满足应对非常态突发事件、远海救捞和深海防范的要求。

  海运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国家海运业竞争力主要通过参与国际海运竞争的海运企业、码头公司、船级社和港口城市体现(争夺国际航运中心)。我国海运竞争力不足表现为:(1)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任重道远,特别需要加强城市综合环境、海运基础服务和海运信息、金融服务建设。(2)海运服务贸易出口快速增长,但逆差不断扩大,由2004年的120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264亿美元。(3)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波动,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挑战。在海运市场高峰时盈利颇丰,甚至高于国际同类公司,而在海运市场低谷时,亏损明显高于国外公司,经营效益大起大落、持续盈利极差,暴露出我国海运企业在把握市场走势、选择造船或租入船舶时机、各个环节精细化管理、成本控制与风险防范上等经营管理上的差距。

  引领世界海运发展任重道远。我国在维护世界重要海运通道安全的作用有限,在重要海运规则与主要技术标准制定中仍然处于跟随状态。在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龙目海峡、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等国际海运咽喉要道地区影响力有限,对维护这些要道的安全、自由通航贡献尚十分有限。由于整体技术、经济和人才实力的差距,加之缺乏统一的参与机制,在海运事务相关组织中人数少、层次低,与大国地位不相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