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能有效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更良好的城市空间,对提升城市竞争力至关重要。因此,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中长期发展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措施。但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并不缺乏技术,而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

智慧城市建设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智慧城市是以全面信息基础设施和平台为基础,由政府投资拉动和居民需求结合驱动的多层次综合应用体系。作为将先进技术全面融入到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有效手段,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各个领域的综合应用体系。
智慧城市概念自2008年由IBM公司提出以后,全球智慧城市热度不减。财政部发布的13年中央财政预算中,公共安全预算高达1300亿元,同比增长9%,显示中央对公共安全的重视程度。而地方政府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多家银行提高授信额度,支持智慧城市建设,总投资额超过4400亿,新增两批智慧城市名单城市年底也将启动建设。
专家指出,建设好智慧城市是一项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转型、改变发展模式和做创新型国家的最重要的战略之一,也是扩大国民经济内需的最重要的拉动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设分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中期数据处理设施建设和后期的服务平台建设,相关的建设涉及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数据采集分析企业、电信运营商和数据服务企业,对整个产业链将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云鹤院士认为,要实现城市的“妙发展”。它至少包括5个方面:一是智能交通,要规划建设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智能停车等;二是带动相关产业升级,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催生一批智能工厂,反过来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三是建设配套的信息基础设施,包括宽带入户、云计算中心等;四是智能化的城市管理与服务,比如智慧医疗、教育;五是智能城市的运用使城市人的素质得到提高,比如数字图书馆、智慧旅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