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经营普遍低调
2010年,安踏首席运营官赖世贤曾表示,安踏当年零售额有望成为本地品牌全国第一,并有望在三至五年后,超越耐克及阿迪达斯。
现如今,再提起公司这个展望。丁志民对记者说:“我们还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个跟随者更好,这样对比不是很适合。 ”安踏2012年财报显示,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入达到了16.1亿元,同比上涨32%,而派息比率为71.7%,创历史新高。
行业不景气,晋江当地很多体育用品公司都很热衷于炒房、炒矿,甚至投资娱乐产业,拥有强劲的现金流。至于未来安踏有否可能“搞副业”,丁志民表示:“安踏还是更乐意专注于体育用品领域。未来即使做投资,也只会收购同类的体育用品公司。就像2009年收购意大利品牌FILA一样。目前还没有新的投资标的,还要看时机。 ”
今年上市公司发年报时,媒体密集报道了鞋服品牌“库存”高企现象,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股价。现在一些品牌的管理人员听到“库存”就比较谨慎。
361度体育市场中心总监赵峰对记者表示:“其实,不管是本土品牌还是国外品牌,都在面临库存这个现象。库存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清理库存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慢慢消化的一个过程。而且,目前国内地区差异很大,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不一样的。库存不一定就完全是滞销货,有的消费者喜欢购买新品,也有消费者喜欢购买性价比较高的打折品。库存对企业并不一定是困扰,这也可能给其他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当然,鞋企的精力不会都放在清库存上,对于鞋企来说,开源永远比节流要重要”,赵峰说。
安踏体育战略管理中心高级经理丁志民也表示:“公司方面在通过科学的订单,而对库存做到合理的管控。比如,推新品上市,并不会一次大批量的生产。而是先生产一批,再根据门店内的销售情况反馈,决定是追加生产还是停止生产。 ”
即便各家鞋服品牌都不是很乐于谈及“库存”现象。但当地人都知道,近几年,每逢春节,陈埭镇的众多鞋服品牌都会扎堆举办特卖会,像特步、361度的鞋子每双原价200多元,那时几十元就能买到。利郎男装原价2000多的衣服,打折后只要两百元左右。
晋江鞋服企业的年底特卖会,由最初的带有员工内部福利性质的专场特卖逐步演变成了如今各家企业消库存的有效形式。
走访陈埭镇
现在工人不好招了
来晋江就不能不来陈埭镇,陈埭镇是晋江鞋业发源地。当地曾兴起一场 “造牌”运动,CCTV-5出现了几十个各类明星为晋江鞋企代言的广告,CCTV-5一度被调侃为“陈埭频道”。据当地有关部门人士介绍,陈埭镇登记在册的鞋材公司、制鞋企业,大大小小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有10多家。
乘出租车从晋江市区到陈埭镇,不过10分钟。 5月9日,记者先来到位于陈埭镇的乌桥头西坂招工市场,这是陈埭镇最大的用工市场。记者一早来到这边,等到10点钟左右,整个用工市场才有一些人气。在这里招工的企业大大小小都有,有安踏等上市公司也有中小型的鞋材公司、制鞋厂。
记者在招工市场转了一圈,发现鞋企的薪资待遇都差不多,刚进厂每月2000元左右,熟练工一个月可以拿到3000多元,都没有五险一金。
来找工作的人并不多,很多鞋企负责招聘的人士都显得无所事事:有人靠在招聘广告板上打瞌睡;有人用手机看韩剧;还有人在打扑克牌。
一家鞋材公司的人力资源告诉记者:“现在工人不好招了。很多90后怕累,嫌钱少,过年后就不回来了。很多外地的70后、80后就是不想漂了,想回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