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加强后期维护
从维护来看,一般两年质保期以后,开发商则不再进行统一管理,而是由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委员会自主选定。但一般质保期过后,维护费用加大,维修人员的专业维护能力欠缺。维护维保有一定的滞后性,不像电梯有强制性的维护措施,智能化系统目前还没有强制性的标准,相对并不是特别的完善。目前很多系统过完三五年之后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的状态,红外对视和周界三五年之后都会成为摆设。
达实智能黄志勇也表示:“国内包括深圳有很多智能化小区都还存在一个问题:物业只上系统,不管维护。很多小区的停车场或门禁对讲处于半瘫痪状态,还有些系统用了一两年都没人去管,质保期满了,物业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维护资金去寻求工程商的续签,而只一味把责任推给原生产厂家,导致厂家委屈、业主委屈、物业也"委屈"。”一个系统要想发挥其功能,应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管理维护。
回款相对较慢
与过去相比,承接的智能小区建设更加规范,要求施工水平高。但受楼控政策影响,小区项目回款周期较慢,付款条件不太理想。因此为规避风险,工程商一般会跟房地产商有选择性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