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此影响,装备制造行业投资意向减弱。一方面,如前所述,企业利润下滑,投资能力自然下降;另一方面,实体经济效益增速放缓,社会资本投资意向转变。
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现金流吃紧成为普遍现象,承兑汇票甚至以物易物大行其道,企业的正常运行收到严重影响。由于大多数机床工具产品有一定的生产周期,会保持一定的生产惯性,致使企业的半成品、成品库存量剧增。因此,即使2013年市场向好,企业也将首先处于去库存节点,反应在经济指标上还将显示低速或负增长。
从国际上看,欧盟、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以及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全球经济金融风险继续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了2013年全球经济将面临再度陷入衰退的风险警告。而反观国内,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向周边国家转移势头。因此,机床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被削弱。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预测,2013年机床工具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仍会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
????转型决胜中端
2012年,中国以24亿欧元的进口额成为德国机械工业的最大单一市场,中国从德国进口的机械比上一年增长了14%。德国机械制造商协会主席马丁?卡普认为,德国制造商不应忽略日益强劲增长的中档技术领域,因为新型工业国家正在越来越多地自行生产中档技术产品。卡普说,对于中国和印度市场,德国制造商必须进一步着眼于中档技术领域。
全球高端机床市场皆由美、日、德企业占领,我国市场也不例外。国产机床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虽然我国企业逐渐往中端市场靠拢,但中端市场仍然以台湾、韩国制造为主。长远来看,中端市场是我国企业未来必须开拓的方向,在中端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并稳定扩大市场份额对于我国机床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往高端市场进发的路上不可避免的一关。
同时,近年来,欧美日企业在向下游产品延伸,并在中国建厂,客观上对中国机床产品制造商形成围堵。
随着用户行业产品和服务需求结构的加速升级,我国机床工具企业的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加快提升国产中高档机床工具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严峻的市场形势,正在倒逼国内企业对其目标和策略及时作出调整,以寻求新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惠仁说,“机床工具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对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产品技术水平方面,如汽车、航天、航空、军工、IT等领域需要的,具备高刚度、高精、高效、复合等特点的高水平、个性化的机床产品仍然是市场热点;适应新兴产业需要的高端产品还是市场的驱动力;为汽车提高排放标准的工艺装备、生产线也是供不应求。
二是用户对制造商的综合要求方面,如用户要求机床制造企业具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产品的质量,对工艺装备的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产品交货期、售前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胡启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