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坤说:“有句玩笑话这样说,广丰的挖掘机打个喷嚏,上海就有一半建筑工地停工。我估计,上海浦东90%的土石方工程是广丰人在做,松江、闵行则在95%以上。光一个松江区,广丰人就有3000台左右的挖掘机。”
从最初几台机械的小打小闹,到如今7万多台的“铁甲军团”,据广丰挖掘机协会统计,截至2012年,广丰的挖掘机保有量如今占全国挖掘机总量1/10,占据江西省70%以上的市场份额。
广丰挖掘机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广丰的挖掘机从业人数逾14万人,如果加上销售以及家属之类的,挖掘机市场带动的劳动力超过了20万人。1/3的广丰人靠挖掘机发家致富,年产值达140亿元,这超过了全县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
挖掘机上的“打工经济”造就了一大批富人,也极大地推动了后来被称为“广丰速度”的县域经济发展。十几年间,广丰从国家贫困县迅速成长为省级经济强县。
疯狂的生意
挖掘机赚钱,广丰人的胃口也越来越大。
2008年之后,各地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对挖掘机的需求一度达到顶峰。
2007年,广丰人只有2万多台挖掘机在国内各地作业,到了2009年底最高峰时,这一数字就达到了7万多,两年之内整整增长了5万台左右。而2008―2009年,全国主要23家挖掘机制造企业的销售总量,也仅有17.2万台。
仅在广丰当地,一年销售的挖掘机数量就高达4000余台,这几乎占了挖掘机行业老大三一重工福田雷沃去年一整年的销售量,甚至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总量。
广泛的消费群体使广丰挖掘机市场成为挖掘机企业的必争之地。这里几乎聚集了日本的小松、日立、久保田、竹内、住友、神钢,韩国的斗山、现代,美国的卡特,瑞典的沃尔沃,国内的三一、柳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龙工、力士德、徐工租赁出租人手中租赁挖掘机,付首付,享有使用权,定期给付租金,所有权由双方协商决定)的方式获得挖掘机。
以往,按照行业规则,为了控制风险,每台挖掘机不论采取哪种销售方式,用户首付比例都要在30%以上。
但近年来,30余家挖掘机代理商在广丰短兵相接,为了实现产品销售最大化,一再放低商务条件。10%首付、5万首付,甚至零首付提机这种高风险的销售方式在广丰早已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有的代理商为了冲业绩,不惜为“买家”垫付首付款。
买挖掘机也得到当地政府的鼓励。近几年,广丰县政府每年拿出几千万元贴息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专门帮挖掘机创业者解决融资瓶颈,并采取多项措施为挖掘机“保驾护航”。
广丰当地一位代理商告诉记者:“由于广丰挖掘机需求量大,人讲信用,且有政府贴息贷款支持,厂家便将首付款一降再降。”
为了拼抢客户,促销手段也被用得淋漓尽致。2009―2011年,广丰的挖掘机老板们全面、充分地领略了厂商们的“热情”。
据一位挖掘机老板回忆,在广丰街头随处可见“团购挖掘机有礼、购挖掘机送破碎器以及抽奖送现金、送电脑、送汽车”这样吸引人们眼球的挖掘机的促销广告。
每逢春节,挖掘机厂家及代理商齐聚广丰,趁着数以万计广丰人回乡过节,举办各类展销会。他们还在高级酒店召开用户团拜与产品促销会,珍馐美味招待客户,还捎上金玉饰品等价值不菲的礼物。
一位挖掘机代理商告诉记者,平均每订购一台挖掘机要分摊的促销费用多达1万~3万元。但一些品牌的挖掘机这段时间的销售量甚至可以达全年的20%~30%。
代理商还将厂商“以旧换新”的促销手段用到了极致。因为“换新”就意味着出货、销库存、算业绩,之前“旧机器必须是国外品牌”的要求被不断放宽,渐渐地,旧国产机器也能换新,直到后来,汽车、房产也能用来换新。
“2010年前后,有很多厂商采取了先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再加强信用与债权管理的营销手段。”一位山东临工的战略规划部门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市场竞争以近乎疯狂的手段刺激着广丰的挖掘机消费,也让生产企业对挖掘机的市场容量失去了准确的判断。中国挖掘机年产量从2005年的34722台增至2011年的194961台。
谈起2011年举办的挖掘机博览会,江西轩辕春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章国圣曾不无感慨地说道:“这哪是买挖掘机?就像是过年买白菜一样!”
一位常年观察广丰挖掘机市场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广丰人当年的普遍心态是:整机售价低、首付门槛低、商务条件低、投资回报快。在广丰,不乏贷款买挖掘机、自己做老板,或是先买挖掘机、再找工程的买家。
这也意味着,这样庞大的“铁甲军团”如果找不到工程,整个挖掘机销售买卖的金融链条将面临崩溃的境地。
在这样一个市场里,围绕着一台台造富机器,买家因为不用花多少本钱就能致富而对此趋之若鹜,经销商为占领市场进行无底线竞争,生产厂家为此不断扩大产能。
投资的冲动像泉水,一直汩汩地冒着泡,而经营风险从一开始就蕴藏于客户与厂商双方的交易之中,当市场变脸,行业的新旧问题便集中在广丰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