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的使命与全貌

   2023-04-12 互联网4440
核心提示:此篇文章将战略营销、战术营销和价值创造视为三个支点,支持的是价值积累。三个支点是营销,支撑的是经营---营销发现和创造价值

  此篇文章将战略营销、战术营销和价值创造视为三个支点,支持的是价值积累。三个支点是营销,支撑的是经营---营销发现和创造价值;经营实现和积累价值。

    人很容易找不到北,或者根本就不关心北在何方。

    营销人更容易如此。

    比如对于我们为之奋斗的营销,其使命究竟是什么?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比较浅层次的是营销就是开发并占有市场。典型的论调是先市场后效益。为此营销老总与老板经常发生战争。老板说没有效益我要市场干什么?营销老总说,没有市场哪来效益?

    按说都对。没有市场,营销老总就得完蛋,而没有效益,老板就得完蛋。问题是用什么保证有市场必然有效益?

    在这个问题上,波士顿的专家走得最远。按照波士顿的理论,就是拿钱买也得保证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效益最有效的保证。不过,这个理论成立也需要前提,那就是一方面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资本并且能够买到足够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企业必须有能力保住买来的份额。不用论证,这又是只有超级公司才能玩的游戏,一般企业没有这个谱。

    比较普遍的认识是营销就是赚钱。无论是用上三路,还是用下三路,只要能够赚钱,就是本事。英雄不问出处,有钱能使磨推鬼。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中国企业的潜规则,比任何国家都多。

    营销专家大多认为是做品牌,尤其是中国的。

    还有一种,就是经典理论所认为的,营销就是为创造并积累价值。

    好,我们就以这个认识为核心,对营销做个概括:核心是价值积累,围绕这个核心形成三个支点:战术营销、战略营销和价值创造。

    企业要想永续经营,需要积累什么价值呢?中国企业由于太看重一线竞争,就忽略了这些---不过,我们也应该历史地看待这种现象---毕竟我们还处于营销的初级阶段,活命比发展更重要。

    1,资本。

    挣不了钱,什么也干不了。别说干好事,比如慈善、涨工资、搞福利、搞扩张、做品牌,甚至连坏事也干不了---没有钱你连干坏事的打手也养不起。

    中国大企业很多,但净资产多的大企业并不多。翻开账本一看,要么是欠供应商的,要么是欠银行的,其中最缺德的,还有欠农民工的。

    2,技术。

    中国人并没有笨到不会搞研发,问题在于舍不得在研发上投资。没有研发人才,没有研发预算,哪来的核心竞争力?哪来的核心技术?而没有这些做支撑,仅仅依靠营销人员的聪明才智,怎么可能不同质化?

    3,管理。

    中国企业最怕别人看两样东西,一个是账本,一个是内部管理。在外部看尚能狐假虎威,到内部一看千疮百孔。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