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领导揭你领导是否给力

   2023-08-21 互联网2510
核心提示:情境领导是美国保罗赫塞博士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经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集体研究之后推出,至今超过了50年,长盛不衰,特别是自20

 情境领导是美国保罗·赫塞博士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经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集体研究之后推出,至今超过了50年,长盛不衰,特别是自2005年起向世界各国推广之后,推向颠峰,深得无数领导者仁人志士的垂青,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卓越的领导者。

    在美国,情境领导是GE、IBM、苹果电脑、微软等许多大公司高级经理人的常年必修课程。特别在微软,员工工作满5年以上才有资格享受“情境领导”培训,与此同时,“情境领导”课程是微软高级经理人升迁的4大必选课程之一,没有专修过“情境领导”的人,是无法进入微软高层的。微软运用“情境领导”进行员工管理,坚持“员工好,公司就好”的理念,与员工保持了良性循环的关系,微软已经从中获利了数十年。多年来,微软一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工作场所,对那些才华横溢的人才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任何层次的人才都希望得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氛围,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是能够得到领导的用心栽培。这就是情境领导的巨大作用所在。

    情境领导为我们科学而精准地将领导行为、领导风格与下属准备度有机地匹配起来,帮助领导进行有效管理和领导员工,让员工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差异化领导方式。情境领导在员工方面,重点在研究员工的能力与意愿,从而确定员工的准备度状况;在领导方面,重点研究工作行为与关系行为,确定领导的管理风格;在匹配方面,将不同的领导行为与风格精准地匹配给不同的准备度员工。这套科学领导力的方法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如果运用,不仅能产生良好的团队建设效果,还是提升士气、产出业绩的手段,更是帮助领导将艺术变为科学、从感性决策到科学决策、提升个人领导魅力的一支宝剑。

    一、两把尺子——能力与意愿

    领导给员工布置工作任务与目标,员工能不能达成结果,关键要看员工的“会不会做”、“愿不愿做”,前者就是能力,后者就是意愿。能力与意愿由什么因素组成呢?可以从如下“衡量下属准备度的两把尺子”图中找出准确的答案。

1

    也就是说,准备度与能力及意愿相关。能力与知识、经验、技能密切相关,意愿与信心、承诺、动机密切相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