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保本理财产品成市场新宠

   2023-02-10 互联网5360
核心提示:  投资者对收益期待升温银行对自身风险控制考虑  非保本理财产品成市场新宠  2012年12月开始至今,非保本理财产品发行占比

  投资者对收益期待升温银行对自身风险控制考虑

  非保本理财产品成市场新宠

  2012年12月开始至今,非保本理财产品发行占比节节高升。市场人士指出,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收益期待越来越高,迫使银行推出多个投资标的的组合投资类产品,间接推升了非保本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此外,银行主观不愿再担当刚性兑付者的角色,从银行自身风险控制考虑,发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对银行更有利。

  非保本理财占比上升

  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市场占比从去年12月开始稳步上升。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2月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1709款,市场占比上升1.35个百分点至72.2%,依然是最主要的产品收益类型。3月首周,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发行占市场理财产品总量75.59%,几乎创下最近几年来的新高。而去年同期,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仅在60%左右。

  理财产品根据其投资对象可以分为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信贷类、票据资产类、股权投资类、新股申购类、证券投资类、结构性产品、组合投资类及其他类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持续上升,首先是因为组合投资类产品数量增加,这类产品往往在配置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的基础上增加信托贷款、票据资产等融资类投资工具,以及股票、股权和基金等权益类投资工具,为了达到监管的要求,需要将组合投资类产品设计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

  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持续上升还因为公众对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期望不减,但银行主观并不愿意担当刚性兑付者的角色,所以从自身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发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对银行更有利。

  警惕挂钩标的市场风险

  银行开发组合投资类产品的初衷是为减缓银行理财产品随市场利率、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收益下滑的速度。

  2012年初至9月,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占比大多位于60%以下;从2012年12月开始,非保本型理财产品迅猛增加,在当月所有发售产品中占比达到69.17%。进入2013年,尽管在春节后市场进行了调整,但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占比依然居高不下。2月,在所有理财产品中,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预期收益率最高为4.6%,保本浮动型产品次之为3.66%,保证收益型最低为3.24%。

  业内人士表示,组合投资类产品特别是包含权益类投资工具(如股票、股权和基金等)要看其挂钩的市场,而到期所实现的收益取决于这些市场走势,如果市场表现不好,将会导致这些产品达不到预期收益,投资者需要特别关注这部分信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