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收益率“跳水”买理财产品可看长线

   2023-05-12 互联网3380
核心提示:随着“年末效应”消退,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也“量价齐跌”降温不少,预期收益率再次失守5%。昨日,商报记者走

    随着“年末效应”消退,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也“量价齐跌”降温不少,预期收益率再次失守5%。

    昨日,商报记者走访市内商业银行了解到,近期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市民,得到的产品预期收益可能要比节前低一些了。春节过后,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集体走低,预期年收益率5%以上的理财产品更是难觅踪影。银行业内人士提醒,节后市民买理财产品最好“扬长避短”,多配置6个月期限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品下调预期收益

    “近期,银行新发售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不是很给力,预期收益率和春节前相比明显下降。”长期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市民李斌告诉商报记者,现在市场上已经很难找到收益达5%的短期理财产品。如一家国有银行在春节前推出的一款年化收益率在4.6%的理财产品,节后类似产品收益率已经降至4.4%,且节后理财产品数量也较少。记者看到,当天这家国有银行主推的1年内短期理财产品仅8个,年化收益率最低的在3.4%,最高的在4.9%。

    昨日,商报记者走访多家市内中资银行网点发现,收益率达到5%的理财产品已经寥寥无几,连一向比较激进的城商行短期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普遍降至4%~4.6%。来自银率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昨天中资银行在售的60多款理财产品中,没有一款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到5%,多家银行在春节长假以后推出的理财产品,3个月左右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多在3%~4%之间,半年以上的产品在4%~4.5%之间。

    资金面宽松银行暂不差钱

    “春节后发售的理财产品收益相对较低主要是受资金面宽松的影响。”中信银行重庆分行理财经理谭建霞分析说,这主要是市民在长假以前手头闲钱较多,商业银行为了抢占理财市场,推出了一些收益率较高的短期理财产品。此外,春节长假后,由于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银行暂时不差钱,所以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有所下降。

    尽管目前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高于银行定存,但春节后的“量价齐跌”还是让投资者捏了一把汗,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走势究竟如何?谭建霞分析认为,预计2013年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空间比较有限,全年收益率趋势性变动的可能性较小,全年可能呈现“前低后稳”格局,季节因素的影响将更明显。

    “目前绝大多数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普遍降至5%以下,建议投资者把重点放在6个月期限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谭建霞建议说,适时转换理财产品的投资风格,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收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