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营销是指通过慈善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赢得社会公众的好感,继而对消费者形成正面影响。在企业的营销策略中,公共关系与广告、促销等同属于市场推广的一种模式。而通过慈善活动的形式进行公关,算是企业开展公关活动的一种手段。随着社会道德风尚的日趋下滑,人们对有关社会道德方面事件愈加敏感。而薄弱的个人力量不能带给人们希望,此时,企业慈善营销的出现可以说是众心所望。一个企业如果大众喜欢它,信任它那企业的品牌形象自然而然就会树立起来。
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以一场巨大灾难的方式,唤醒了全民的慈善热情,也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慈善营销意识。无论是王老吉的捐一个亿,还是众多企业的被逼捐,无不使人领教了大众对于慈善事件的强烈关注程度。其后几年,诈捐、裸捐、中国首善等慈善事件,不断成为轰动性的焦点新闻,进一步点燃了全民慈善的热度。
就连明星,也不再满足于仅仅活跃在慈善活动、慈善晚会的现场了,从梁朝伟、刘嘉玲,到周立波、大S,“慈善婚礼”开始成为众多明星的共同选择。其中折射出的,不仅是明星社会责任感的强化,也是对个人品牌的慈善提升。虽然崔永元戏称周立波婚礼是“披上慈善外衣的婚礼”,韩寒调侃大S“他们这个慈善婚礼做得并不好,希望下次吸取经验再接再厉。”但是,全民慈善已是不争的事实。
慈善营销的“四心”就是放心、真心、民心、赢心。
首先,要让消费者放心,把质量保障是第一位,这一点是品牌的基本。其次,慈善营销要有“真心”,慈善营销并不是一个个单纯的慈善活动的叠加,而是通过一个个慈善活动的持续,才能产生1+1>2的效果。还有,就是要有“民心”,慈善营销的对象是消费者,那么,就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慈善营销的目的就是让消费者产生信任与好感,最后,还要有“赢心”——做慈善营销就是要“赢心”,赢得消费者的心,品牌便就胜出,否则,只有被淘汰出局。做好了以上四心,品牌厂家只有持续不断的慈善活动才能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持续不断的信任和好感,也才能赢得品牌的忠诚度,也赢得了产品销量的增长。
慈善营销,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因为国外早已有人使用,许多营销专家将企业的营销战略与非营利组织或者慈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市场营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慈善”正在成为社会的焦点词汇,体现在个人生活中,则表明了一种特有的生活态度,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我们生存的环境负责的精神,它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值得体验和提倡的生活态度。
对于市场运营经验丰富的跨国企业来说,有效的慈善营销与企业的战略管理一样重要:后者可以保证企业发展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而前者则可以加速企业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得更快。然而慈善营销的拓展与深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营销是个大工程,其中涉及到许多要素,如市场环境、消费者、产品、渠道等等。慈善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模式,也必然牵扯到市场环境、消费者、产品、渠道等诸如要素。到底什么是慈善营销呢?
慈善营销就是以关心人的生存发展,社会进步为出发点,与慈善组织合作,充分利用其权威性、慈善性资源,搭建一个能让消费者认同的营销平台,促进市场销售的营销模式,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营销模式。谭小芳老师表示,我们所说的非盈利组织的资源往往都是能让公众广泛认同、信任的,因为他们的权威性可以被最广泛的消费者接受,而他们的公益性又可以得到国家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利用他们的资源来推动产品销售,这种推动力是不可限量的。
所以,几乎每家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之后,都将构建良好的政府关系提升到企业战略的层面加以重视。因为,在中国这个潜规则复杂的商业社会中,来自政府的监管或者支持往往在企业运营中扮演异乎寻常重要的角色。所以,一个成功的企业至少必须兼备两种能力,一种是把做企业内部运营好的能力,另一种是慈善营销能力,成功的慈善营销可以让企业的发展事半功倍!那么,具体来说,慈善营销的意义何在呢?
一、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开展慈善活动应该从利人与利己两方面考虑。企业不仅要对社会作出回馈,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利益,企业获取利润对社会是有贡献的,有了利润企业才能回馈投资人、员工,缴纳税金给政府,供应商才能从你那里获取他们的利益,诸多利益相关部门能从你企业中得到利益,也就是说,获取利润是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存在于社会的理由。所以企业在开展慈善活动时不仅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效益。而开展慈善营销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能够增加企业的效益。一个良好的企业需要有出色的利润与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不能只顾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也不能不顾自身利益用企业的钱去盲目回馈社会。总之,社会慈善活动、促销活动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