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百姓理财还需“稳增长”

   2023-09-13 互联网2260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表现萎靡的大环境下,普通老百姓捍卫自己“钱袋子”不缩水的想法愈加强烈。记者在日前闭幕的第十届上海金融

    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表现萎靡的大环境下,普通老百姓捍卫自己“钱袋子”不缩水的想法愈加强烈。记者在日前闭幕的第十届上海金融博览会上了解到,与前几年相比,大众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要求已从“避风险”为主逐渐转向兼顾“高收益”。

    然而,专家指出,尽管投资渠道在不断拓展,但在目前全球经济走势仍不明朗,广大投资者仍需“稳”字当头,把控制风险放在投资的首位。

    传统理财渐遭冷落

    收益率5%成及格线

    与往年相比,本届展会上,银行、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参展数量明显减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漫漫熊市导致传统理财产品普遍表现不佳,在投资者理财方式更加多元化的今天,该类产品已优势不再。

    一位来自浦发银行的经理无奈地表示,今年央行降息两次,加上股票市场表现不佳,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跌也在情理之中。但记者在展会上了解到,虽然国内资本市场表现持续低迷,可广大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却并未因此降低。采访对象几乎一致表示,在保本保息的基础上,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至少要达到5%才算合理。

    重金之下有勇夫

    民间理财渐具规模

    银行理财产品的不尽如人意让更多的投资资金分流到其他渠道,民间理财和海外投资产品就在本届展会上大放异彩。

    “炒房”出身的市民李小姐告诉记者,“限购”之后,她手中的大量闲置资金只能去投资信托或银行的贵宾专属理财产品,但8%的年收益率并不能使她满意。因此,民间理财产品的出现令她心动不已,“很多银行和信托产品到期保证不了收益,风险也不见得就比民间理财产品低。我会考虑先投10万元试试水。”

    与信托产品动辄100万元的门槛相比,民间理财产品的投资起点金额仅为5万元,且收益率比之更高,投资期限更为灵活,令广大普通投资者十分“动心”,咨询者甚众。

    此外,由于国内资本市场的低迷和楼市的严厉调控,不少“实力派”投资者开始高度关注全球市场形势。来自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瑞士、新西兰、美国等境外金融机构的竞相抢滩也是本届展会的亮点之一。这些境外金融机构主要是以帮助中国客户在海外投资贵金属、外汇、港股、美股及原油期货等产品为主营业务。

    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区副主席哈继铭认为,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理财市场已不应再仅仅局限于内地。内地投资者要具有国际视野,“从高盛客户的投资情况来看,过去这两年,他们在境外的投资回报远远高于在境内。”

    瑞士MIGBANK机构业务主任李恺琳告诉记者,“根据我们的市场调查,海外理财产品很快将成中国高端投资者的"标准配置"。”

    理财还要“稳”字当头

    专家提醒投资者,尽管传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但在目前全球经济走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财富的保值比盲目地追求增值更为重要。

    业内人士指出,民间理财产品虽然收益很高,但其产品同质化严重,且投向主要是作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相对较高。

    一民间资产管理机构的客户经理也坦承,民间理财虽然连续几年运作良好,但其风险的确不好控制,为追求高收益,很多贷款甚至是无抵押贷款。其之所以能为投资者带来稳定的回报,主要还是因为民间贷款的高收益率远大于坏账率。

    海外投资方面,专家也建议投资者首先应具备成熟和理性的理财观念和心态,并高度重视其投

[1] [2] 下一页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