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和社区论坛兴盛的时代,求职和招聘有了全新的通道和呈现方式。你的简历不再是呆板的一页纸,而是一段时间里,由微博、论坛等累积而成的个人信息库,它能有效地引导招聘者、猎头迅速找到你;同样,应聘者也可以直接联系到心仪的企业,毛遂自荐。这些新鲜热门的求职渠道,成了职场人们的热议话题。向阳生涯作为国内专业的职业规划咨询团队,专门针对微博、SNS及博客三大求职新渠道进行深入解读,点拨你打造你的网上职业品牌。
SNS:靠口碑建品牌
新年伊始,Jack萌生了跳槽的心意。在看过《社交网络》这部电影后,他想,这次跳槽也许可以好好利之前注册过的SNS网站,作为这次换工作的可利用资源。跳槽到外企,LinkedIn这家商业客户社交网络便成为他的首选平台。Jack一直想进一家日企做技术研发,在收集了一系列的行业资料后,根据该工作的特性,他制作了一份针对性极强的简历,并邀请业内的朋友和有资历的前辈来给自己做评论和推荐。
以往他不曾那么用心的打理过自己的社交网络,一年中他几乎没有接到过任何猎头的电话,而现在他的电话一个月就被猎头“骚扰”好几次。很快,他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如愿以偿进了一家日企公司,开始了他新的职业生涯。
典型问题:光靠口碑就能像Jack一样获得上乘的工作机会吗?
向阳生涯认为,不管你将如何开始搭建你的网上职业品牌,不管你将从何种网络形式开始,有清晰的职业定位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和企业的品牌一样,打造个人网上职业品牌,也需要准确的定位,即职业定位,它是围绕你确定要从事的行业,如何体现出你的商业价值,换言之,就是如何让你从事的领域的潜在雇主,选择你而不是别人,那么你需要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
有了明确的职位定位,那么发动网上一切能利用的资源为自己打开求职之门,是非常高效的办法。通过业内朋友的点评、推荐,可以提升自己的信誉度,巧妙的展示自己的价值所在,减少雇主对你的疑虑,良好的口碑能为你奠定良好的基础。
微博:个性化的个人媒体
在微博刚出现时,Summer就已经颇为关注这个新兴的网络社交平台。在微博上,她既不发布琐碎的心情,也没有哀怨连天的抱怨,而是分享她在工作和生活中感悟,简短的字句总能沁人心脾,吸引了很多粉丝的关注。
新年过后,她想给自己换一个工作环境,想进一家大公司做HR。而过去自己只有行政工作的经验,在传统招聘网站中,一张呆板的简历并不能体现自己善解人意、心思缜密、善于沟通的特质,有哪个公司会注意到自己呢?她想到了微博,她关注了一些招聘信息网和自己感兴趣的公司,时常刷新页面查看更新的信息,甚至通过一些关键词的搜索来寻找对自己求职有用的信息。同时每天她更用心的编发和HR相关的讯息,并写了一条“微简历”作为自己的个人说明。
没过多久,一家外资咨询企业主动联系到她,称她的微博做得很好,并且发觉她的特质正是他们公司所需要的。经过两论面试后,Summer顺利入职了。
典型问题:可是我也有用微博啊,为什么我就没能用微博找到工作呢?
向阳生涯资深职业规划师洪向阳分析到,在有确切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你需要利用微博绕围绕这个中心进行自我宣传。你要对即将从事的领域或正在从事的领域,做深入的了解和不断的学习,通过微博系统的发布关于你在这个领域的学习心得、总结和感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最新的行业动态,有价值的见解,对行业内相关事件的评价等,都会引起同行的注意,这将使得你自然而然的融入这个领域中,成为其中的一员,获得认同。
在微博上,你说的话、表达的感情、感悟都反映着“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已发布信息按时间顺序排列,如果你有意识的发布一些含有关键词的信息,那么便能系统、清晰的反映你的发展历程,你的经验、能力、特点和心理状态等,这些能够吸引到潜在雇主的关注到你。
博客:我的个人专业“证书”
Ken本科自动化科班出身,但自己非常喜欢设计和市场策划,好在自己英文不错,花了一笔钱到澳洲读了个广告硕士回来。从工科一下转到文科,是个不小的跨度,如果没有一些经验积累很难的进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广告公司。如果除了文聘什么也拿不出,照样不能如愿以偿。
在留学期间,他开始到电台做兼职,通过接触媒体来积累经验。课余时间定时定量在博客上翻译并发布一些最新的广告学的理论、案例等文章,撰写自己在专业上的学习心得,还把做得比较好的课题策划也放在上面。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