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理财”当休矣

   2023-05-12 互联网3610
核心提示:前阵子“中国式过马路”曾被引为笑谈,而在理财市场上,这种从众心理产生的后果更严重。看到别人买了或者很多人买了自己也轧一脚

前阵子“中国式过马路”曾被引为笑谈,而在理财市场上,这种从众心理产生的后果更严重。看到别人买了或者很多人买了自己也轧一脚,甚至都不清楚买的是什么产品。从近期各大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托产品亏损后的情况看,虽然大多担保机构进行“兜底”,但这样的好事不会一直继续下去。
  高收益背后往往就是如影随行的投资陷阱,这句话大家都懂,但如果搭上 “免费办理”、“稳赚不赔”、“利息翻倍”等各色包装后,很多人就会不自觉忘了投资背后的风险。
  纵观市场上手法繁多的投资理财陷阱,共同之处就是拿收益率为诱饵。尤其在今年股市开始抬头、经济走稳之时,参透投资者“赚一笔”的心理,不法机构就会拿高收益率来吸引投资者。其实理性看看目前资金市场的收益率,一旦年化收益率超过8%,就要留个心眼。投资机构是否合法?产品资金流向何处?有没有担保机构?一个空有噱头的投资产品就像一部烂片,经不起推敲,更不需要剧透,因为你既猜得到开头,也猜得中结局。
  此外,需要进一步注意的是,随着金融产品的逐渐成熟,对投资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简单来说就是“买者自负”。旁观者清,但看破别人的愚蠢,未必自己就聪明;看破别人的盲目,未必自己就理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