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名言

   2023-03-08 互联网5060

  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 
  【出处】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大意】做学问必须常常觉悟到今天比昨天有所进步,有所超越,日有所改,月有所变,就是有所长进。 
  【提示】朱熹是南宋的大学问家,他的学问被称为“朱子学”。这几句议论是他一生做学问的经验总结,主要是讲做学问应日新月异,不断吸收新成果,用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来衡量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脑子里必须有“今是而昨非”的观念,这样学业才能有所进步。 
  【出处】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意】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提示】这两句诗表面上抒发登高望远的心情,深层意义是推崇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社会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也在不断地进步,每一个人要想追上社会前进的脚步,就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更新自己,就像要想眺望遥远的地方必须站在更高的楼层上一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出处】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提示】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和朋友白居易互相唱和的诗中的句子。诗中诉说他们年事已高,而一生又历经坎坷,屡遭朝廷贬谪,心中甚是不平,但仍应振作精神,看到前途的光明,如同病树前头仍然春意盎然。后来人们把这两句诗的含义进一步升华,常常寓指随着旧制度、旧传统的消亡,社会更生机勃勃地前进,新生事物如千帆竞发、万木争荣,它们不因沉舟和病树而停止前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