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

   2023-04-12 互联网4410

为平庸的日子增添一抹亮色­。

 

静气,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

一种境界,也是东方智慧之一。

诸葛亮给他儿子写信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这是诸葛亮一生的体会。

 

细细品味,"静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的句子,

原是出自晚清风云人物翁同和的一幅对联。

这幅对联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

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

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静气是一种应急的态度。

也就是说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不是紧张慌乱,自乱阵脚,

而是情急智生或从容应对。

 

所以说,静气是一种主观性极强的态度。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是为别人的评价而生活,

在被动中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有的人则不然,依然我行我素,

走自己选择的路,这样的人则最能成功。

一位著名画家说:″宠辱不惊,看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抒″。这就是一种处世态度所

产生的人生境界了,虽然这种境界很难达到,

但是,在失意和迷茫时细细品味,会豁然开朗的。

 

凡大事面前有静气者,

反映出他修炼道行的深邃,

大事且能以静制动,小事更是拿得起放得下,

静气决不是柔弱,比如韩信胯下之辱,

看客们无不哈哈大笑

或为之鸣不平,而韩信却无所谓,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