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即菩提

   2023-04-12 互联网4470

  
  八,然而,与“狭义潜意识”对话,有引导、有观照地释放它的能量,这只是艺术的事,精神分析的事,心理、生理疾病治疗的事。
  
  释放“狭义潜意识”的能量,在自身的修炼中,只是要战胜的魔障,是自我修炼必须超越的事情。
  
  “狭义潜意识”层次中聚藏的七情六欲,会以各种魔障的形式干扰修炼者,停留于这一步,或者心猿意马,不得入静,很可能因完全失控而成精神病。
  
  因此,需要那一点如灯的观照。
  
  这一观照应更清白,更透彻。
  
  最终透过“狭义潜意识”层次,照进了“自性潜意识”中。
  
  它也便融于“自性”之中。无此无彼。
  
  这便是慧能讲的“见性成佛”。
  
  九,那清清白白的观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佛教中所说的“念力”,或所谓慧力。
  
  但不尽然相同。
  
  这种清清白白的观照,最初看来在显意识层次中,在这一层次的座标零点上。
  
  当它透入多层潜意识中,并在那里照亮时,它又和那些层次的座标零点相通。
  
  它在整个意识的座标零点。它照亮一切,它又无一切。它观照一切,它又不干涉一切。
  
  它若有若无,若无又若有。
  
  它可谓是古人所说的“元神”。
  
  一切逻辑、理智都摈除,没有万念,却有元神驻守。
  
  这是一种进入高境界才能得到的体验。
  
  十,这样,我们就可以总结了。“狭义潜意识”即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只是艺术的层次,精神病的层次,神经症的层次,情绪、疾病的层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