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心比健身更重要

   2023-05-12 互联网3830

  
  打开心窗摆脱“老人式孤独”
  
  有些老人要么唠唠叨叨,让子女心烦;要么把想说的话藏在心里,一声不吭,这正是“老人式孤独”的体现。专家指出,要摆脱“老人式孤独”,不仅要敞开心扉,还要找对倾听对象。
  
  心理学认为,孤独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外界排斥所产生的封闭心理。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在宴会上,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认识或熟悉的人则会感到孤独,不愿主动与陌生人攀谈来扩大交际范围。这表明很多人内心有一种孤独感,是内向和神经质双重作用形成的人格特质。
  
  许多老人唠叨是由于内心孤独而没有寄托导致的。老人对自己过去的坎坷经历或心灵创伤耿耿于怀,或常向他人滔滔不绝地诉说,或默默沉湎于对往事的哀怨之中。加上子女独立后,许多事情往往自己做主,不再听命于父母,内心孤独导致的心理防御功能会使老人坚持己见,不赞成小辈的意见和看法时自然要唠叨。
  
  具有孤独感的老人不轻易信任别人。其实,如果一个人能善于和人交流,走进彼此内心,是不会有强烈的孤独感的。因此,建议老人积极扩大社会交往,多参与社会活动,和亲友之间更要积极交流。由于种种原因与别人交流少的老人,尤其是离异或孤寡老人,他们的内心时常感到孤独。建议这些人更要多与人交流,选择和自己年龄差不多,有共同生活经历的人聊天。孤独感比较强的老人应多加强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自己喜欢的运动或日常消遣,能有效地排解孤独感。如果孤独感较强,可与专业心理咨询师聊一聊,获得更专业的帮助。
  
  好心情胜似十副良药
  
  心情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保持好的心态比拥有好的环境更重要。”马克思有句名言:“一种美好的心情,要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病理上的痛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