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对可多种解释的行为,此种性格的分类依然适用。例如甲之所以徒步一英里,是因为爱好运动;至于乙也这么做,是因为极其厌恶乘车,丙之所以阅读福克纳、海明威的文章,是因为欣赏他们的文采和洞察力;而丁虽也看他们的作品,目的只是不想让别人觉得他太粗俗,但并非真有兴趣。
从此四人的行为上,可以看出甲、丙二人是在追求能让他们快乐的事物,而乙、丁却是在避开会令他们痛苦的事物。
这种性格模式的划分,并不是绝对极端的。固然人人都在追求与逃避某些事物,但对同一事物反应不尽相同,且都有一种强烈的倾向。例如甲倾向好动好奇,喜欢冒险,追求刺激使他快乐,可是乙却倾向谨慎小心,注意安全,因而视世界是危险之境,对于会造成威胁和伤害行为的逃避,尤过于对刺激的追求。如果你想知道别人是哪种类型的倾向,不妨可从他们想要的东西上,不管是汽车、洋房或工作,便能有脉络可寻。
当别人告诉你,他想要的以及不想要的,请问这其中含有什么信息吗?有很多。假设你是个销售人员,促销方式可采用两种,一种是尽量说它拥有的优点,一种是尽量说它没有的缺点。例如你在推销汽车时,可强调它跑得快、造型拉风,你也可以强调它耗油“不”多、保养“不”贵、碰撞“不”易出事。
你到底要采用何种促销策略,那就完全得看顾客当时的想法。如果你对他的性格判断错误,那不如待在家里别出来。虽然你尝试要他“追求”买这部车,可是他却找许多理由“逃避”买这部车。想一想,一部车子在马路上到底是前进还是后退,全看它当时所面对的方向。同样,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人。譬如当你想叫孩子好好用功,你可能会这么说:“努力一点,不然你就进不了理想的大学。”
或者你也会这么说:“看看佛瑞德,他就是不用功的原故,所以退了学,现在只能在加油站做个加油工,你是不是也要跟他一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