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个人的努力

   2023-06-15 互联网2980

  
  第三:越无我,成就越大。
  
  青年人容易强调个人努力,我要怎么样怎么样。其实,你就是超人,凭一个人也干不了什么。那种只考虑自己扬名天下的人的发展格局是很窄的。要把自己从成龙成凤的思想中解脱出来,多注重社会对你的影响。多想想你能为社会解决什么问题?做什么事情对其他人有意义?别人也为你做出过什么贡献?你的任何点滴成绩都包含着周围人的努力。比如在大学里学习,不仅是老师给你们讲课,食堂也在管你们的伙食,图书管理员帮你们整理书籍,扫地阿姨帮你们打扫教室……没了这些人,估计很多人吃饭读书都成问题。所以每种职业都有它的必要性,不该用职业标签来设定人生目标。找到对别人有用,自己又喜欢做的事,才是你的目标。之后坚持做下去,才能成功。一个人要有大的格局,要不以自我为中心,要关心社会里的人都在做什么,自己的目标努力是否可以整合到小到家庭利益、公司利益,大到社会整体利益中去。当你真正为此忘我工作,可以推动他人利益的时候,你的存在就像必不可少的零件一样,别人依赖你,你的价值就越大。
  
  下面举几个名人例子来具体说明上述观点。比如童话大王郑渊洁,写了30年童话,不依附于作协,完全自己养活自己。你能看到他的成功是因为坚持30年只做一件事。但是换做你30年写童话,估计就是废纸一堆。为什么?首先人和人不同,写作是他的乐趣和天赋,未必是你的享受。他自动脱离作协,说明他不看中名利。再有童话这种艺术形式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故事面对的是少年儿童,还需要有教育意义,并且还不能像教科书一样枯燥,要有趣。你的作品不是八卦杂志,过期就没人看了。一代代的少年儿童都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学到做人的道理,体会出文字给他们的乐趣。他的贡献超越时间,所以他能成功。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我本人很欣赏她,倒不是她的英雄事迹,而是她之前的生活。没出事之前,她已经活的很成功了,这样的人注定不平凡。从小受家庭熏陶就立志做老师,上大学就去师范类学校。热爱教师行业,干劲十足,不计较名利,什么编制,工资都不计较。做老师是她最快乐的事情,所以可以坚持5年不觉苦。你觉得苦,就别坚持了,说明那不是你真心想干的事儿。她还有爱心,家庭幸福,有一群爱她的家人围绕着她。这哪是舍己救人的典型啊,这是成功的典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