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斗争中尤其如此。你如果与一个不是同一重量级的人争执不休,就会浪费自己的很多资源,降低人们对你的期望,并无意中提升了对方的层面。
同样的,一个人对琐事的兴趣越大,对大事的兴趣就会越小;而非做不可的事越少,越少遭遇到真正问题,人们就越关心琐事。这就如同下棋一样,和不如自己的人下棋会很轻松,你也很容易获胜,但永远长不了棋,而且这样的棋下多了,棋艺会越来越差,所以好棋手宁可少下棋,也尽量不和不如自己的人较量。
威廉。詹姆斯说过:“明智的艺术就是清醒地知道该忽略什么的艺术。”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搅,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目标不放”。
懒人推动了历史
成功人士和那些具有领袖气质的人,往往都倾向于做自己喜欢和认为重要的事,而其他事,能不做就不做,能推迟就推迟,实在非做不可的话,也要想个最简便的做法。而事实上,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自这种懒人的想法。所以有人戏言,是懒人推动了历史发展,懒人更适合当领导。因为领导的本质是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地做事。
工作过于努力的人没时间去赚大钱。许多人都抱怨: “我工作太辛苦,简直没有时间去读书和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满足生计的需求已占据了一切,以至于你没时间去考虑未来的机会。懒人往往比勤快人更适合做领导,因为他有时间思考,有时间补养。在蚁国中,蚁王往往是最懒的。
除非有时间广泛涉猎、学习他人所做的事,否则创新不可能发生。全新的发明极少发生,创新几乎总只是将两种以上已知的观念以新奇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信息单薄、思想简单的人,难以成为创造型和领导型的人物。
有时降低工作量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环境所能提供的机会有限使然。正如年轻的丘吉尔在印度时的情形:派驻在印度的丘吉尔便利用了当时的空闲时间重新阅读在大学时所忽略的书籍?这段经历使他受益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