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通过不断地实践,企业会慢慢总结出制定定性目标的方法。
例如,人事部制定如下目标:
6月10日之前,为了符合公司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人事部经理助理的目标是协助人事经理召开一次招聘会;面试应聘人员;制订出新部门的工作规范,并交公司行政会讨论。
这个目标虽然是定性,但基本上符合了SMART的原则,是一个好目标。
制定目标的七个步骤
第一步,理解公司的整体目标是什么。
第二步,制定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
第三步,检验目标是否与上司目标一致。
这前三步,大部分中层管理者都知道,但往往是到这一步就算完事了,岂不知,问题才刚刚开始。
第四步,确认可能碰到的问题,以及完成目标所需的资源。
当上司给我们确定目标的时候,我作为一个部门的领导,我应该提出,完成这些目标,我会遇到哪些困难,为解决这些困难,需要哪些资源和条件,要提前做什么样的工作。
为什么很多公司年终总结的时候容易扯皮?老板说你没完成目标就没有奖金,下面人却说没完成有原因,广告预算说好1500万,你最后批款的时候,只拔了750万,完成7000万的目标,我算好要1500万的广告投放,你拦腰砍一半,我的任务当然没法完成……说了一大堆,吵成一锅粥。
目标管理就是设定目标,关注结果。但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要有一个过程,需要很多资源和条件,所以谈目标,一定要谈条件约束。什么样的条件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如果事先不约束条件,大家来谈这个目标根本就没有意义。
第五步,列出实现目标所需的技能和授权。
现在很多老板定目标的时候,只管描绘美好的大饼,而不考虑人的能力能不能达到。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可能保持原来的200万,他的能力都需要有个很大的提高,更别说去增加目标了。如果目标是400万,怎么办呢,它需要的能力与200万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或者是提前培训,提高他的技能,或者可能就得换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