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2023-03-08 互联网4950


  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考察,普遍造假必然导致社会诚信的丧失,造成普遍的不经济现象(1、思维不经济。说的想的不一样,为了更好掩盖真实目的,又要想法说得更合理,大脑在为做“两面人”费尽心机,必然不经济;2、交往不经济。同理,听人家的话,也要一面听他说话,一面又要揣摩其心思,何不白费精力,当然也不会经济。3、决策不经济。虚假伪善风气源远流长,在社会巨变、管理不善时尤劣,必然对决策工作的甄别假信息带来更多无谓消耗;加上决策者自身往往也缺乏求真求实的秉性,因此很难产生经济的决策。4、企业不经济。现代企业的竞争尤同敌手决战。诸葛亮那种对敌的“聪明”自然被很多中国企业奉为“圭臬”,哪知道,那正是丧失诚信的思想基础。比如当前“三角债”、“假冒伪劣”盛行,企业还有什么经济呢),也将无法建成高效的市场经济。还需进一步明确,中国人的这种狭私与市场经济提倡的“私”并不完全等同,两者虽然都以牟取个人私利为出发点,但手段和效果均有差异,前者往往采取合理(风俗)或不合理不合法的手段,甚至不择手段,得到害人害国最终害己的效果;后者采取的手段必须合法,得到益己益国最终也益人的效果。

  中国人崇圣、狭私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极深层次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系统性的客观存在,它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得到大面积的改观,认清这个特点,对我们正确地推进中国整体改革是有帮助的(容另文分析)。但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毕竟不是铁板一块,思维的个体能动性质和群体攀摹性质都迫切要求我们研究清楚这个课题,特别是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要“怎么改”的问题。对此,我暂谈谈自己的初步想法(结成三句话),供同仁们批评。

  1、认识要清。主要搞清楚六个问题:一、中国人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二、中国人思维方式独特在哪里?三、它是怎么形成的?四、它对个人、他人和社会造成哪些危害?五、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客观性,并由之造成中国人有哪些特点?六、改进思维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