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CMM,还需要6sigma吗—“和我一起学6sigma”之二

   2023-11-15 互联网1690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的软件部门成立了一个6sigma项目,抽专人寻找原因。在大家的协同工作下,一周之后,就将同步时间降为1.5分钟。这是个不对原有系统伤筋动骨的最好结果,如果希望进一步减少同步时间,只有调整系统架构。由此引发的风险和成本太大,在经过项目组和6sigma黑带的权衡后,同意此项目到此成功结束。

  这是个成功地应用DMAIC来解决问题的软件项目,从中体现了6sigma的几个主题:对客户的真正关注;由数据和事实驱动的管理;跨越组织的无界限合作;对完美的渴望。

  在这个案例中,没有CMM的介入,单纯利用6sigma的方法解决了软件的问题。有人会讲:“这只是证明了6sigma确实可以应用于软件行业,但是我们的软件行业已经有了CMM,也能取得成功,又何必花费这么多资源推广6sigma呢?”

  我们另外举一个案例,网络管理系统项目组发现,一年以来系统发布的时间总是推迟,而这个项目已经实施CMM一年有余,而且其实施方法中关于高效召开CCB会议还受到了表扬,其他的同行评审、设计先行等都是做得比较好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在成立了一个绿带项目之后,统计一年以来的计划数据和测试故障数据发现,每当设备系统升级,从而引发的网元管理模块升级,与系统平台本身的升级同时进行的时候,网元管理模块出的故障占到了66.6%;而由于这些故障,测试由平常的两次,增加到平均7.25次,因此系统发布时间平均延误29天。在分析数据和项目现状之后,大家提出了两条措施:一是将系统平台的升级与网元管理模块的升级错开,系统版本发布以平台的升级为主;而为了解决网元管理模块的故障太多的问题,大家继续研究其解决方案。

  在与许多开发人员和一线经理的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是由于自测不够充分造成的。按照CMM流程,这家企业要求软件项目在提交系统测试之前,需要提供功能清单和相应的自测报告。这个项目的自测报告每次都提供,它的一个片断是这样的形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