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效应”则更为明显地体现在介于原料和终端消费者之间的中游企业。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源头一段,钢、铝、铜、棉花、玉米、大豆、石油等原材料价格噌噌地往上蹿,但终端消费产品如食品、家电、汽车、建筑房屋,价格却分毫未涨。这就苦了产业链中游的零部件加工企业,它们承受的成本增加的压力最大。
中游企业的苦衷在天合宁波电子紧固装置公司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家公司为整车厂一汽、神龙提供汽车塑料内饰件,产品的原材料主要为聚丙烯。近两三年,聚丙烯的价格由3000元一吨,节节攀升到目前的8000、9000元一吨。但是,整车厂的采购价格一分未涨。“两头都是大企业,我们谁也得罪不起。”公司采购部黄先生言语中的无奈,简直就是零部件企业整体心态的缩影。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2022-20225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