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进行作业成本管理需要分析每项作业服务的产品及其耗用的资源,使企业能够识别出那些高成本、无附加值的作业与高成本、有附加值的作业。对于前者,可以停止该类作业,减少资源的浪费;而对于后者,则可以进行业务流程的深入分析与重组,使作业的价值与成本相匹配。此外,通过作业成本管理,企业还能够清楚地掌握资源使用状况,更好地在企业内部调配资源及从外部获取资源。
通过实施作业成本管理企业可以获得各项主要业务的成本数据,这些客观公正的数据可以用来作为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数据来源,从而有效地支持企业进行绩效管理。
以金融机构的作业成本管理为例,将工资这一耗费的资源进行分解。根据票据处理过程中开票时间所占的百分比,可以得出开票作业消耗的工资成本。然后根据开出的票据的资料(如为哪一类业务品种开出的票据),将工资成本最终分配到相关的业务品种,如个人活期帐户。完成所有成本的分配后,我们就可以得到个人活期帐户的真实成本情况,可以计算该金融产品的收益率用于绩效考核或是支持管理人员的决策,如根据成本情况制定收费标准。如活期帐户成本与同业水平相比偏高,企业则应采取各种措施,设法降低成本。此外,还可以将成本分配到用户,就可以得到各类用户的收益贡献水平,如活期帐户大企业用户与中小企业用户的收益贡献率,为管理层采取不同的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系统的方法实施
作业成本管理法的推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图三是毕马威管理咨询的作业成本管理项目的通常步骤。我们不妨通过一个案例对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步骤作一个简单描述,提示实施过程中需要重视的环节。
第一阶段,分析需求。B公司是一家国际性的大型金融机构。由于成本信息不明确,公司内部无法明确分配的间接费用高达2亿5千万美元,直接影响了公司的整体收益状况。为了有效地控制、降低成本,项目组决定引入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内部服务收费制度”,即为公司内部部门间提供的服务设定价格,使用服务的部门要向提供该服务的部门购买服务,同时以作业成本信息为依据,我们同样可以进行业务决策,如制定对外服务的价格,考核各个部门的绩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