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流程的角色观为基础,研究了流程的角色描述,指出用角色及其关系描述流程,便于揭示流程变化的原因和对策,而且用角色及其关系的调整更能反映流程变化的实质。
2、流程的角色观
2.1角色和目标
角色(role)是参与者的原型,参与者在流程中的位置通过担任合适的角色确定。组织为完成某一目标,往往会把此目标分解,以便能交给不同能力和责任的角色合作完成。某一职位所需的参与者能力等特征属性要和对应的角色要素集合相匹配。
就流程的主体而言,角色是一个具有多重性、协作性和层次性的抽象概念,它和流程目标的相应属性是对应的。与面向活动的流程观相似的是,这使得流程呈现为一定的能力模块组合和层次性,它们之间是相对的“客户服务”关系,可以要求服务或提供服务,服务的价值大小由“客户”评价,以此作为报酬的依据。
组织的战略目标由其相应的流程完成。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流程是一个目标驱动(goal-driven)的系统。它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角色为完成共同的目标,协同工作的过程。组织目标的复杂性,往往超越单一角色的有限理性,所以需要把目标从多个侧面逐层分解为多层的目标树,以便实施目标管理。其中每一个角色都是一个目标导向(goal-achieving)的子系统,负责流程的局部活动,通过信息的加工和传递与其它角色在若干活动点交互。有时同一角色负责多个流程的不同部分,可能会出现时间和资源等的冲突,需要协调。可见共同的目标是员工、团队、部门和组织等不同层次的角色合作的基础,而协同技术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流程是把组织中角色的各种关系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和规则连接起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从组织范围来看,流程往往跨越各个能力模块—角色。这些能力模块享有充分的分权,便于发挥各模块能力的能动性。但如何在没有严格指挥、控制的情况下,使各角色的分权和整体协调达到平衡,将市流程管理和变革的主要任务。角色之间是相对顾客—服务者的关系,流程运行体现为这些关系的建立、发生和完成过程。流程设计的关键问题是合理分解流程,保持角色的组成简洁有效、责权相配,协调有效。流程的协调就是要打破分工过细、层次繁多、程序复杂、信息不畅和反应迟钝的局面。角色的协调内容也是多元的,包括目标、计划、关系、利益、权力和工作协调等,相应的协调方法也是多样的。通常影响人、小组、部门和组织之间协调的因素有很多,关系企业文化、信息技术和人的素质提高等方面。从组织之间的流程来看,上述目标、流程和角色的关系也是适用的。人的管理、角色定位和相互的合作协调关系最终决定流程的绩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