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凤凰卫视的阮次山先生谈到您时曾这样说:您属于中国,您是以“土产”致富的人。做以上的加减法,应该说是您意识到了带领一支“很乡土”的家族队伍,解决好管理上的瓶颈至关重要。
刘永好:是的。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注意向别人学习,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同时,我也经常参加各种论坛的讨论,通过这些讨论以及出国学习、考察,开阔我的视野,也使我掌握了一些先进的企业运行理论。
的确,我们“很乡土”。我们从中国的西部、从四川、从农村的田埂上一路走了出来。回过头去,隐隐约约地,我仿佛看见的还是我们打着赤脚、戴着草帽的样子。应该说,在创业初期,这种乡土味儿对我们所从事的行业来说是有利的。因为乡土,我们了解农民、了解市场、了解社会。但当我们的国家加入世贸组织了,我们要跟国际接轨了,只有乡土就是不够的了,我们还必须借鉴国际上的一些经验、走国际化的道路——这两者结合起来,我们的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我称之为“土洋结合”。
借鉴国际上的经验,走国际化道路,其中当然也包括吸引一些国际型的人才。特别是这两年,我到香港、台湾,到美国,到加拿大,到英国,去招聘专业人士。他们学历高,有在大的跨国公司或者世界级的金融机构中工作的经历;他们年轻,30多岁、40岁左右;他们都比较勤奋,在国外的,大多是留学的华人——我们需要这些人。那一天,有位香港记者对我说:现在有多少钱的投资就可以“移民”香港了,问我愿意不愿意?我回答:现在不是我出多少钱“移民”香港的问题,而是我要从香港招聘多少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来内地工作的问题。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的心态在变。换句话说,我们对中国经济、对在中国办企业更有信心(当然,香港的企业是中国企业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