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作质量不高。突出表现在各类综合文稿的起草工作上,对自己的要求还不够严格,对文稿的谋篇布局、逻辑结构、文字雕琢等方面,不能从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标准上去把握,满足于“过得去”,有时甚至会产生“见仁见智”的错误思想,以及依赖领导修改的想法。
(三)协调能力有待加强。作为秘书,对办公室工作能够尽心尽力,但对某些专项工作则考虑得不多,满足于一般的提意见、建议,如机关伙房和车辆管理,有时存在消极情绪,缺乏大胆负责、迎难而上的勇气,好办的就多办,难办的就不愿多涉及。
(四)开拓创新能力不强。在工作中,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信息报送工作有时还不够及时,这虽然有其客观原因,但根本在于自身对这些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到位,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思路还不够宽、办法还不够多、力度还不够大。
(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够。由于办公室工作较忙的关系,自己下基层调查研究的机会不多,就算下去也是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任务就回来,极少深入到一般群众当中听取意见、建议,造成对基层工作、群众问题的了解流于泛泛,不深不透。
二、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
一是先进性标准不高。认为工作只要过得去就行,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对知识的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满足完成本职工作,总以为方针政策是上面的事,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干,被动地去学习,而没有自觉地去学习,理解性地学习。
二是工作紧张压力较大。总觉得秘书工作千头万绪、压力重重,这压力一方面来自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另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经验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情绪化的问题,自我不出问题,就满足了,本职以外的、领导不安排的不管不问,有与己无关的思想,工作干劲没有持久性。
三是存在得过且过思想。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会抱有可拖就拖的心态,今天不行,就等明天再说,对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然出现。虽然感到潜在的压力和紧迫,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态度,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意识不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