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类生活的18条法则--蝴蝶与龙卷风

   2023-10-05 互联网2130
核心提示:蝴蝶与龙卷风  20世纪60年代初,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EdwardLorenz,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利用计算机进行数

蝴蝶与龙卷风

  20世纪60年代初,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EdwardLorenz,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天气预报”的试验。他发觉,只要输入的资料存在微小的差异,计算的结果就会出现极大分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正是形容这种情况。这说明,“数值天气预报”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不可预测性。

  基于这个发现和广泛的研究,洛伦兹1972年12月29日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发展学会上发

  表了一篇演说,题为《可预测性:一只在巴西翩翩起舞的蝴蝶可否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

  演说的大意为: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天气系统的极大变化。

  洛伦兹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声名远扬了。

  蝴蝶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我们可以用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对蝴蝶效应做出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的一个钉子是否丢失,本是一种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是一个帝国的存与亡。这就是“蝴蝶效应”在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应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