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们对逆向物流的定义有多种表述。笔者认为,逆向物流其实是与传统供应链方向相反,为恢复价值或合理处置,而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到起始点的实际流动所进行的有效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从使用过的包装到处理过的电脑设备,从未售商品的退货到机械零件的回收等,都可以归入逆向物流的范畴。
----近几年,企业界对逆向物流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因为随着资源枯竭的威胁加剧,对使用过的产品及材料的再生恢复,逐渐成为企业满足消费市场需求的关键力量。同时,西方工业国纷纷制订减少浪费的政策也促使企业以循环使用理念取代“一次使用”的观念。此外,消费者日益高涨的呼声也要求企业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品与加工流程对环境的影响。
----在这些力量的推动下,过去10年中,产品的恢复再生无论在规模,还是在范围上都有了巨大发展。全球主要复印机厂商施乐、佳能等均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对使用过的设备进行再生产;柯达公司从10年前就已开始回收一次性相机。
----全新的资源环境观和经济观的演变,导致逆向物流进入了突破性发展阶段。在某种意义上,有着“绿色物流”“环保物流”美誉的逆向物流,对优秀企业而言,还承载着另外一项重要职责——显示公司竞争力和领先优势的利器。于是,通用汽车、西尔斯、3M以及许多在线零售商等,都将逆向物流提到高层会议上,因为它们清楚地知道,有效的逆向物流系统和流程能节约成本、增加利润,并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凸显特点
----逆向物流作为企业价值链中特殊的一环,与正向物流相比,它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逆向物流产生的地点、时间和数量是难以预见的。正向物流则不然,按量、准时和指定发货点是其基本要求。其次,发生逆向物流的地点较为分散、无序,不可能集中一次向接受点转移。再次,逆向物流发生的原因通常与产品的质量或数量的异常有关。最后,逆向物流的处理系统与方式复杂多样,不同处理手段对恢复资源价值的贡献差异显著。对逆向物流特点的重视与否,形成了企业逆向物流管理能力,以及水准高低的分水岭。图1勾勒出了逆向物流的不同流向,及其在供应链中的位置。需要明确的是,图中箭头方向与现实中的物理流程并非总是一致的,它描述的是供应链产生的“逆向”物品流动,而非逆向分销的型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