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雇主和雇员的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七十年代以前,基本上雇员更依赖于企业。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就出现了这样一种企业,在这个企业里雇员和雇主的关系是这样的特征:主要强调的是知识,作为一种资本,使雇员能够跟雇主拥有平起平坐的地位,很多雇员的劳动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可能他不再是一个企业全职的雇员,而是非常灵活雇佣的关系。
具有知识的人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有一个新的概念,叫员工关系的管理,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两个基本点的内容:第一个要管理员工的能力,第二要管理员工的动力。能力,现在许多企业都很看中员工的岗位素质,然而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员工的动力,也就是说我们要保证他们对企业有一个很好的满意度,和企业对员工的一个激励程度,这样才能把他们的能力百分之百或者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拓展出来。
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给了我们企业一个很好的工具去管理员工关系。不过有一个理念必须清楚,人力资源的管理流程和方法是第一位的,而电子化信息化的技术是第二位的。谈到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如今一种说法也叫E-HR,这里我们先回顾一下它的发展历程。E-HR的第一阶段是简单的事务处理,就是企业把人事方面的一些数据进行收集,把手工作业简单地变为计算机作业。第二个阶段就就上升为人事基本信息系统。这个阶段主要是建立人事制度,把人事管理流程放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第三个就是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这个不单单是人事方面的信息,而是与企业其它业务有关的其它信息,如成本、考核、激励等方面都纳入到信息管理的范畴中来。第四个阶段,也是个比较理想的阶段,把人作为资本的阶段。比如,人力资源的成本,开发以及战略规划,等等。人力资本的管理,是对于员工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从员工招聘开始,对员工的培训、时间等进行管理。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知识管理。一个员工进入公司创造了知识财富,那么不能随意带走。人离开以后,知识必须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