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铁路局30年信息化之路

   2023-04-12 互联网4100
核心提示:北京铁路局在30余年的IT建设过程中既有快乐也有辛酸。从上世纪70年代担当各种信息化应用试点到按部就班实施“全国铁路一盘棋”,

北京铁路局在30余年的IT建设过程中既有快乐也有辛酸。从上世纪70年代担当各种信息化应用试点到按部就班实施“全国铁路一盘棋”,北京铁路局信息技术处处长甄跃和副处长魏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数据集中方面,北京铁路局并不存在太多困难,而且正在稳步实施,但在管理集中方面,还面临政策、体制、方式方面的难题,然而由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铁路站段的4级信息化管理方式必然要向铁道部—铁路局—铁路站段3级管理方式转变。

  早期IT遭遇挫折

  北京铁路局的IT建设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1970年,在铁道部科委的领导下,北京铁路局主持开展了南仓编组站半自动化和京津铁路调度指挥自动化的研究试验,但这两个试验最终都未投入运行。

  当时,南仓编组站半自动化试验的主要内容是对编组站作业的信息进行处理。其中,由北方交通大学承担制造BJD-1专用计算机,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北方交通大学、铁道科学研究院、南仓编组站等单位研究、开发软件。参与的单位在SEA-3900计算机上完成了软件的开发调试。

  但由于国产计算机硬件无法承担现场实时生产任务,国外计算机又被封锁、禁运,所以南仓编组站半自动化试验未能投产。京津调度指挥自动化试验也由于同样原因半路夭折。但这两次试验为北京铁路局及其他铁路局对编组站信息处理系统和调度指挥自动化应用做了有益探索。

  这种封锁、禁运状况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才被打破。70年代末,在铁道部的帮助下,北京铁路局和济南铁路局、上海铁路局各引进了2台美国DEC公司的PDP-II型计算机,北京铁路局随后又引进了意大利Olivetti公司的终端计算机,在广安门车站开展货运管理试点。

  与此同时,北京铁路局一直没有停止过IT系统开发。在当时国内企业、行业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时,北京铁路局和相关兄弟单位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全面的IT系统建设,其建设内容包括合理运输、月度货物运输计划、铁路运输统计报告、车流预确报系统、计算机编制货票等。“铁路与银行、电信的信息系统建设当时远远走在了国内其他行业的前面。”北京铁路局信息技术处副处长魏更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