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双鹤药业:信息化让数字更可信

   2023-11-15 互联网1780


  重组之后,昆山双鹤企业规模有了长足的发展,而随着业务的增长,各种各样的数据也接踵而来,比如回款信息、库存量等等,“这里面还是存在很大的数据延时或者错漏”,而这些信息对于企业又至关重要。周盛慧说,包括他在内公司很多的中高层领导,每天都有大量的时间用在收集、核实这些数据上面。于是对于数据准确性的要求又成了昆山双鹤第二次上马信息化项目的“主因”。浪潮的物流系统在2004年11月份开始实施,到了2005年3月已经正式上线,于是有了本文开头周盛慧的工作状态。

  而在记者采访的当天,刚享受到能够从琐事脱身“甜头”的周盛慧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正把浪潮的工程师叫到昆山双鹤,目的是尽快把“决策支持”模块上线,这样从昆山双鹤的总经理到各部门领导不仅可以看到准确的数据,还能够依靠信息系统分析、推断,从而凭借这些做出决策。

  “生产管理,现在不是时候”

  或许很多人都和记者有一样的疑问,作为制造型的企业,昆山双鹤为什么没有实施生产管理系统呢?面对这样的疑问,周盛慧坦言“生产管理系统,现在不是时候”。

  与传统的离散性的制造企业不同,制药企业的生产模式属于流程式,生产过程相对简单,昆山双鹤等制剂类的企业更重于销售、仓储和采购等环节的管理;相比较财务、物流等环节,制造流程的信息化不是特别迫切,而且传统的制药流程,与现行的ERP系统还需要很长的磨合时间。

  但周盛慧坦言,现在不实施生产管理系统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昆山双鹤现在还“不敢”上。昆山双鹤现有固定资产1.6亿元,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员工1500余人。而这些员工中一半以上属于制造部门,其中很多员工的素质不能达到ERP系统对于员工的要求,他们接受生产流程信息化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另一个原因更尖锐,周盛慧介绍,上马了仓储管理系统以后,就节省了一半的人工,原本10个人可以干得工作,现在5个人就可以了。可以想象,如果上马了生产管理系统之后,同样的情况也会继续发生在生产车间,虽然对于企业节省了人工就代表可以节省一笔很大的支出。但如何安置这些员工,对于昆山双鹤是需要考虑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