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主业与投资多元化 宝钢投资启示

   2023-07-11 互联网2710


  解放日报记者在去年曾采访浙江的某空调制造商,该公司准备大举进入汽车领域,当记者问及,“进入汽车领域不怕风险吗”,得到的答复并非该公司已在汽车技术或其他方面做好准备,而是老板们的豪情壮语:“汽车领域比空调领域利润要高得多”。如今,该公司造车1年后,汽车产品一直处境艰难。

  冷静思考

  其实,国际上不乏多元化投资成功的大企业,如通用电气。专家认为,多元化本身没有错,问题是怎么多元化。对于尚不够成熟的中国企业而言,需要先冷静下来,认清投资方向再“出牌”。

  主业是否已经取得绝对优势地位———这应该是多元化的前提,特别是进行非相关多元化扩张之前要衡量的。优势地位,不仅是指企业已成为本行业的领先者,更要看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个足够稳定、成熟的生产经营格局,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这种地位和优势,不会因为一时的资金或精力分散而失去,不会由于多元化给对手可乘之机。若是没有这样的优势,企业在多元化投资方面就应该慎之又慎。

  原有行业和新投资的领域在资源方面的共享度有多高———这也是企业投资应该着重考虑的。资源共享是多方面的,有技术、销售网络、原材料供应、人才资源、管理经验等方面资源。宝钢投资上游领域,既有自身的需求作为保证,又熟悉同行业的钢铁公司对铁矿石和有色金属的需求,同时,由于在投资之前的长期接触,建立了相互信任,这些资源的共享是企业投资正确的保障。中外企业的发展表明,企业由小到大追求规模经济时,最大的制约是以设备和生产方式为中心的技术制约;企业由大到更大追求成长经济时,最大的制约是以产品竞争力为中心的市场制约;但企业由大到追求多元化时,最大的制约则是以资源配置能力为中心的管理制约。多元化经营战略中失败的企业,往往是由于投资的行业之间资源共享度低,资源配置能力低。

  诚然,企业本身投资决策体系是否科学?企业在决策时是否受到当地政府怂恿和其他企业的诱惑?诸如此类的问题也十分重要。宝钢在重大投资决策时的独立性和决策的科学程序是令人称道的,这种独立,一方面得益于其作为中央企业的权威地位,更多的是企业成熟的表现。成熟的企业,其投资理念是长期的,投资决策程序是科学的而不容易轻易改变的,这也是宝钢近年来投资收益高的主要原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