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执行时代 再好的制度不执行等于零

   2023-05-12 互联网3560


  纽约有家大型国有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后来被日本一家财团收购。厂里的人都在翘首盼望日本人带来什么先进的管理方法。出乎意料的是,日本只派了几个人来,除了财务、管理、技术等要害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换成了日本人外,其他的根本没动。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没变。日方就一个要求:把先前的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怎么样?不到一年,公司就扭亏为盈了。

  毋庸置疑,制度的制订必须科、合理,然后在去大力执行。通常,管理者出台管理制度一定要严谨,要经过认真地论证。一个不严禁的制度朝令夕改,会让员工无所适从,最后导致真有好的制度、规定出台时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

  深圳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有个非常有名的的理论:在引进新管理体系时,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这个思想用他在一次公司干部会上所讲的话作为解释最合适不过了:5年之内不允许你们进行幼稚创新,即使认为它不合理,也不允许你们动。5年以后,把系统用好了,我可以授权你们进行最局部的改动,至于进行结构性改动,那是10年之后的事,正是因为这种对制度的尊重和始终如一的贯彻,才创造了华为的春天。

  一般地,关于制度执行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执行,另一种就是不执行。毋庸置疑,制度本身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简单明了利于执行。一些公司通过各种报表的填写来约束员工的行为,或通过各种考核制度来达到改善公司执行力的目的,但往往是事与愿违,公司每下一个制度就是给执行者头上戴一个金箍咒,也进一步增加了执行者内心的逆反心理,最后导致员工敷衍了事,使公司的规定流于形式,说不定连有些本来很好的规定也受到了牵连。

  所以,公司在设计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时一定要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就是所有的制度和规定都是不了帮助员工更好地工作,是提供方便而不是为了约束,是为了规范其行为而不是一种负担。制定制度时一定要实用,有针对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