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现代、凯迪拉克双龙公司生产的主席礼宾车
中国奥迪、别克、帕萨特、桑塔那……奥迪
美国政府用的是凯迪拉克、林肯,元首用车是黑色的凯迪拉克帝威加长总统轿车;英国用的是宾利、劳斯莱斯、戴姆勒,而元首用车是劳斯莱斯;法国“公车”是雪铁龙DC-19女神车,元首车是标致607;德国“公车”是奥迪A8L和奔驰,元首车为奥迪A8L。日本是日产和丰田,元首车是日产总统和丰田世纪;这样不约而同的与我们现在对全球化的理解背道而驰让我不禁对这个问题陷入了沉思。
尽管我们已不习惯用政治色彩的眼睛观察这些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不同背景下的国家利益与民族精神却在某种层面总是出奇的一致。不管国际化与全球化趋势多么广泛和透彻,在国家立场上坚守“自主品牌”的阵地已经成为一个最基本的信条。讲究实际的今天,大家都能理解“效益最优”的道理,但并非意味着只盯在局部而自觉地放弃什么。政府用车对自主品牌的扶持作用在现实中是显而易见的,元首用车更成为一种自主精神的种子,因此,从国际做法来看这已不仅是国家“实利”的问题了。
发展自主品牌并非抱守残缺,同样需要全球化的培育,但我们应该清楚的是各国家全球合作的目的是发展自己,而不是失去自己。不论经济如何全球化,只要国家存在,自主品牌必然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根本利益,越是自由、民主、先进、开放的国家越是根据自己的国家需要发展自己的经济。事实上西方国家并没有因为我们提供了价廉物美的产品而感激我们,并没有由于全球一体化和国际分工而承认我们,相反,为了他们自己的民族利益、国家利益而不断地反倾销,中国家电、纺织服装、鞋帽、小商品不断遭受的调查和阻断的事实应该让我们猛醒,在资本和利益面前,全球贸易的公平与自由化不过像一些企业联合制造的“功守同盟”一样美丽而虚幻。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没有自己的民族经济。要不要发展自主品牌的争论并不是个新鲜的话题,但清一色的请外国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的确是个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