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管理信息化的大潮中,出现了很多令人目不暇接的新名词:从MRPII,到ERP,再到SCM。以上这些都属于供应链管理的范畴,近来又出现了虚拟企业这个概念,那么供应链管理和虚拟企业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美国供应链协会对供应链的概念的解释是:供应链: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个术语——囊括了涉及生产与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一切努力,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供应链管理包括管理供应与需求,原材料、备品备件的采购、制造与装配,物件的存放及库存查询,定单的录入与管理,渠道分销及最终交付用户。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供应链不仅存在于企业的外部,同时也存在与企业的内部。
供应链管理从20世纪中期开始出现,并在全球范围得到迅速发展。对制造行业来说,从早期的MRPII,到ERP,再到SCM,从企业内部延伸到外部,都体现了其发展的过程。供应链管理大致可归纳为两种情况:一是集团公司内部的跨地区、跨国界经营的供应链管理,二是关联企业之间协作管理。前者把集团内部的分公司、生产基地、分销中心、中心仓库等根据业务关联关系连接成供应链。这种扩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在美国的通用汽车、宝洁、沃尔玛等集团企业通过EDI方式连接。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数据的交换得到更大普及。另一种情况是,某些产业的全行业协作供应链扩展,如汽车、服装、建材、医药等,将行业中上下游企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产业链,充分整合行业中上下游企业间的优势,形成一个庞大的虚拟企业,实现整体实力的竞争。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虚拟企业的概念:
所谓虚拟企业,是1991年由美国著名学者罗杰?内格尔首先提出,主要针对市场需求急速变化、产品周期日益缩短的现状,建议采取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资源灵活重组,以企业联盟体形式共同应付市场挑战。
被称为美国硅谷“创业投资基金的优雅绅士”的约琴?戴拉博士认为,虚拟企业的概念基本上就是指,人们把重心放在他们擅长的工作上,也就是说企业只做其擅长的工作,而把其它工作交给外部去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