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管理的三个流程

   2023-11-15 互联网1810


  3.妥协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这种形式既不积极也不消极,而是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来对待其所遇到的挫折,以消除心理上的不平。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合理化。找出理由为自己辩解,自我安慰,以减轻内心的焦虑;(2)压抑。表面?a href='/wenzhang/xihuan' target='_blank'>喜欢?a href='/wenzhang/xinli' target='_blank'>心理上的烦恼、焦虑、苦闷统统埋藏在内心深处,以掩盖失败所带来的自尊心受到的伤害,强制性地把危害性太强的冲动或记忆排除在意识之外;(3)否认。当外界的事实令人过分痛苦而不敢正视时,人们可能会否认有任何问题,逃避现实。

  当员工遭遇挫折后,若能采取积极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加倍努力,再作尝试,通常会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至少不会引起明显的副作用。但是,若员工遭遇挫折后,采取消极的心理防卫形式,轻者将有碍于员工个人的身心健康,降低其工作效率;重者可能轻生或者不断地攻击他人,在组织内制造紧张气氛,影响整个组织的效率。在一般情况下,员工由于遭受挫折,会情绪低落,苦闷失望,甚至会引起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功能紊乱和失调,而且大脑还会在不良情绪状态时释放一种使人身心疲劳的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个体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解决。另一方面,挫折会使员工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过高估计各种困难,导致信心不足,从而降低抱负水平,导致积极性缺乏,最后变得胸无大志,得过且过,无所作为。一旦这种作风在组织中蔓延扩散,则组织必然会毫无生气,难以发展。因此,企业管理者应采取必要措施,帮助受挫员工重新振作起来,热情积极地投人工作。一般而言,挫折管理包括以下三个流程。

  首先,要帮助受挫员工形成正确的归因。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测。心理学研究表明,把个体成功或失败的行为归因与于何种因素,对其后的工作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把成功归于内部因素,如努力、能力强等因素,使人感到自豪和满意;若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而把失败归于外部因素,则使人感到气愤和充满敌意。同时,若把失败归于稳定因素,如任务难和能力差,会降低其后在工作中的积极性;相反,若把失败归于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不好或不够努力等,则可能会提高以后的工作积极性,也可能一笑而过,不给以足够的重视,下次可能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管理者对员工工作的失败,应引导他们将其归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如努力不够),而不宜归于内在的稳定因素。同时,归因时应尽量淡化外部因素,以免引起员工的不满和乱找借口。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