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品质是培育品牌的基石
从产品角度来看中国的服装行业,不难发现,摆在众多企业家面前的首要难点即是服装的质量问题。比如由婷美掀起的美体内衣概念,在发展伊始可谓红极一时,但是随着大规模的生产,产品本身没有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而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所以这股概念浪潮一旦平息伴随而来的就是销量锐减,企业效益滑坡。而对于服装的品质来讲,设计是关键。“有品质,才能有未来”——庄吉的总经理陈敏如是说,“中国的服装品牌还谈不上自己设计,只能跟踪把握国际潮流。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敏锐的眼光来追击国际服装款式的发展趋势,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继而和国际知名服装设计师进行及时的沟通,来对我们的产品进行完善,进行中国化的再设计达到提高品质的目的”。把提高服装品质上升到一个战略化的高度来审视,从服装的硬件生产水平——厂房、设备、技术、流程,再到服装的软件生产水平——产品定位、面料选材、款式、流行趋势的把握多方面的进行整合,从面料入库到成品出库,严把质量关,才能真正锻造国际化的品质,为提高品牌竞争力打好基础。
如果说外在形象是品牌的“皮”、战略发展规划是品牌的“筋”,那么产品研发则是品牌的“骨”。中国现今流行的服装文化是多由欧美地区的时尚界进行主导,因此单独依靠中国本土服装设计人员及市场需求变化而进行产品设计研发并不能使中国服饰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自然会与境外品牌存在一定的隐性差距。在这方面,国内部分品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产品研发问题的解决:“走出去”指的是在国外时装产业发达城市(或地区)设立产品研发中心,与国外时装设计机构进行合作把握最新的时尚信息,通过专业而精湛的服饰设计技术进行产品的一期开发;“请进来”的战略则是将国外优秀的设计师及团队邀请到国内,通过对中国市场的实地考查与调研,结合国外的时尚流行元素进行本地化产品设计开发。两种方略都是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形式,最大限度的减少因地域差异而产生的信息差异、技术差异,使品牌产品在最初级的研发阶段即能够与国际品牌同步,使品牌产品能够形成自我的个性特点及时尚前瞻性。在进入市场营销阶段前,再根据销售地区的消费差异及购买心理,将产品作市场化调节,以期能够使中国消费者在产品的接受能力与认知能力上进行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