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供应链是契约链

   2023-08-21 互联网2620


  中集怎么在两股市场压力下,还能从毛巾里拧出利润之水的呢?麦伯良介绍中的一个中心词汇,就是供应链。他举例说:到了中集这个生产规模,成本中没有一项是小事情。我们的钢材用量以百万吨计,就是焊工用的手套,每年也要几十万付。任何一个成本项目,市价升10%就不得了。工人的薪水省不得,我们的货柜靠工人焊接,产品质量就在工人手上。你们刚才看车间,第一线工人的平均月薪是3800元,是行业内最高的。如果人工贵,其他也样样贵,中集就没有竞争力。但我们就是不能降质求价来“节约成本”,那等于自杀。要坚持质量标准,又要节省费用,靠的就是供应链管理。比如焊工手套,同等质量如果烟台厂的采购价最低,就要求全集团都达到烟台水平。一项一项来,坚持不懈。钢材是全球采购,在全球范围内比质比价。还要考虑时间和景气变动。比如今年(2004年)钢材市价的大起,如果不是通过全球采购预做准备,不要说利润,(公司)死都可以死几回的。

  契约网的麻烦

  麦总的讲话启发了我。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产品在越来越大的市场范围里竞争定价,公司面临的竞价压力与日俱增。要不,当今国际上著名的“中国价格(Chinaprice)”,又是从何而来的?机会是,一个日益扩大的市场,实际上也增加了要素间竞争的强度。中集的经验是,与其被动地承受产品市场拧水的压力,不如主动去拧要素市场之水。

  但是要素相对于产品,总是一个发散的系列。想想每一个产品———哪怕再简单的———总可以由多少要素组合而成就知道了。公司怎样通过组织十种、百种甚至上千种要素的市场竞争,比质比价,优中取优,又能够做到供应供货。这就是供应链管理的学问了。

  重点在于要素供应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一个环节的要素成本贵了,也许还可以指望整个成本链条来背;但是一个要素环节脱节,整个供应链就要垮了。所以这门学问的重点,在于把整个供应链条掌握起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